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嘉兴市秀洲区政协农业界、农业和农村委
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实施机械换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丰富农副产品供应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议:
政策支持,加大现代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继续宣传落实好国家农机补贴政策,调动农业主体购买先进农机的积极性。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加强对现代适用农机设备的推广力度。针对秀洲区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中的问题与短板,开展适用农机的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秀洲区农业生产特点的现代适用农业机械进行推广应用。出台奖励政策,对在推进秀洲区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过程中,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成绩显著的主体和大户进行表彰奖励。
多措并举,加强农机推广配套设施建设。面对建设用地资源短缺的现状,农机配套设施建设应该由政府主导,利用土地综合整治中新增土地用于农业的指标,根据实际,合理布点建设农机推广配套设施,通过一定的程序交给有需要的农机主体运作。有条件和资源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本着充实集体经济的前提建设农机推广配套设施,租赁给有需求的农机服务主体开展农机各项服务工作。农机大户利用农业设施用地政策,在规定的范围内建设农机推广配套设施,开展农机化服务工作。通过多方举措,解决或缓解农机推广中农产品烘干、冷藏、加工、农机维修、机库等作业场所的配套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建立平台,培育专业农机服务主体。区农机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机推广和服务的智慧平台建设,加快机械化数字化融合应用,通过农业机械北斗管家实时掌控全区农机分布概况、农机作业情况,为全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农机作业在线预约服务,解决农机作业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农机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培育提升农机专业服务主体,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需求。
构筑体系,加大农业机械人才培育力度。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热爱农机事业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业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技术人员及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考察、培训、研讨等,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开展农机维修、驾驶操作职业技能竞赛,选拔培育一批爱农机、善钻研、技艺精、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机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