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能源汽车“桩随车走,便捷充电”
临海市政协深入调研专题协商
范志晓 周大彬
联谊报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不仅关系着老百姓能开多远、开多久,也关系着城市绿色发展。日前,临海市政协“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与建设”“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召开,市长蔡建军和政协委员、村(社)业主及充电桩投资企业代表互动协商。
会前,市政协制定协商活动方案,成立课题组,主席带队深度调研,组织“头脑风暴”式座谈等,全力做好本次协商的前期工作。
“目前,临海市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还不够合理,建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充电桩数量与新能源车拥有量相匹配。”市政协经济委主任李建华代表课题调研组首先发言。
“充电桩运营企业各自为营,各个平台充电基础设施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和共享,充电桩难找现象较为普遍。”市政协委员何芳芳建议,建立智能充电数字平台,完善地面感应配套设施,实现充电桩“互联网+监管+服务”全过程动态化管理。
市发改局负责人回应,临海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初稿已完成,接下来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规划进行优化,争取尽快出台实施。下阶段将统一运营管理方,对已建充电桩实行动态监管,早日实现“一键找桩”。
“老旧小区充电桩安装难问题如何解决?”针对市政协委员郑俊杰的提问,市建设局负责人回应,将针对不同类型的老旧小区分类施策,无车位的小区以完善周边公共停车场为主,无产权车位小区以“一桩多车”共享为原则,主推共享充电桩建设,有产权车位小区将按照“统建统营”模式,按计划统一改造。
“目前社区居民申请车位改造、安装充电桩的审批程序还存在问题,改造后消防安全隐患也比较大。”古城街道白塔社区代表朱威妮问,“程序能不能简化?出了安全问题谁来负责?”
市发改局负责人回应,将研究优化居民自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流程,严格把好审批关,对不符合规范存在消防隐患的一律不允许安装。同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管理和维护检修,确保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
“这是一场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专题协商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不是简单地安装几个充电桩,而是要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充电网络体系。”蔡建军表示,将着眼长远,强化顶层设计,做优布点规划;统筹推进,平衡好公共和个人、已建成小区和拟新建小区的充电设施;科学规范管理,做好服务、监管和运营三篇文章,真正实现“桩随车走,便捷充电”。
市政协主席张招金说,协商会达到了沟通思想、深化认识、研讨问题、推动工作的预期目的,希望相关部门扎实做好协商议政“后半篇”文章,切实解决充电难题。
通讯员 范志晓 本报记者 周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