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桥水蜜桃的“逆袭”

南湖政协“民生议事堂”喜结硕果

  联谊报讯  “今年的桃子卖出了好价钱,太开心了!”随着这几天水蜜桃慢慢下市,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种桃大户应华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天气原因加上疫情影响,本以为今年收入惨淡,谁知因为南湖区政协“民生议事堂”的协商助力,凤桥镇水蜜桃来了个完美“逆袭”。

  水蜜桃是凤桥镇农业的金名片,全镇种植面积达7500多亩,农户2200多户。今年4月,一场倒春寒让凤桥桃农脸上都挂起了“霜”:原本应该转暖的天气,气温却骤然下降,桃树上不少已有毛豆大小的桃子纷纷掉落。

  “最严重的桃林,挂果率还不到三成,怎么办?”许多桃农愁容满面。

  急桃农所急。一场由南湖区政协委员、桃农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会在三星村桃园召开。针对水蜜桃产业遇到的堵点、痛点,与会人员共议凤桥水蜜桃的品牌推广和销路拓展。

  陈慧春委员是当地知名的电商带头人,她和桂晓梅委员建议,充分发挥凤桥水蜜桃知名度高、品质好的优势,根据高端消费者喜好,统一品牌,严控果品品质,改进包装,进一步提高凤桥水蜜桃的“含金量”。

  “青创协会也在帮水蜜桃做推广。”鲁林峰委员认为,政府可以组织协调散户抱团,加强水蜜桃销售合力。

  “要建立统一的种植标准,进一步提升桃农的种植水平。”“分拣环节建议机器换人,既保证品质还能降低人工成本。”……协商会上,智慧激荡,思路拓宽了,共识凝聚了。

  很快,一个凤桥镇(三星)水蜜桃品质控制中心建立起来。“只要把桃子放到流水线上,一个个桃子就会‘各就各位’,可神了!”谈起这个“选果神器”,果农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此外,桃子重量、甜度控制由大妈毛估估挑挑,变为机器识别甄选;桃子包装请来中央美院大咖设计,每盒都有专属“身份证”;水蜜桃新种植标准出台,20片叶子仅供养一颗桃子……今年的一波操作,刷新了凤桥镇桃农的理念,也刷新了凤桥镇水蜜桃的身价。

  “6两重6个装、半斤重8个装的水蜜桃,每盒分别卖出了108元和88元的好价格,附加值是以前的近3倍。”这个夏天,应华兴忙得不亦乐乎,桃子更是供不应求。

  为凤桥镇“甜蜜事业”找出路,绘就产业发展共富美景,是南湖区政协“民生议事堂”协商成果的一个缩影。田间地埂上、小区凉亭中、企业车间里……都能看到政协委员与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基层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共商民生事。据悉,2021年,全区共举办“民生议事堂”活动27场,提出意见建议126条,落实85条,成功解决了建设街道老旧小区停车难、新兴街道居民活动场所少、养犬户“一户多犬”、农村拆迁小区居民擅自改造室外雨水管等问题。今年截至7月底,全区开展“民生议事堂”活动8场,参与140人次,提出意见建议25条,采纳21条。

  通讯员  杨秀娟  褚晶君

  本报记者  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