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串葡萄挂水清

——赏析徐渭笔下的葡萄

徐渭《葡萄图》立轴

  □缪士毅

  闲暇之时,翻阅《徐渭画集》,为他笔下所绘的葡萄画作深深吸引,细细品味,就如品尝刚从葡萄树上摘下的新鲜果实,别有一番韵味。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为明代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素享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鼻祖之誉,其画能吸收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不求形似求神似,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影响极大。

  徐渭画作题材广泛,葡萄是他笔下喜欢的题材之一,一生创作了《葡萄图》《墨葡萄图》《花鼠葡萄》《水墨葡萄》等许多葡萄名画。他对笔下的葡萄,善于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葡萄神韵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画面中尽显豪放境界。

  徐渭不仅绘画艺术娴熟,而且书法造诣高超。有趣的是,他在绘画时,将其书法技巧和笔法融于画中,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使他的泼墨写意画平添几分书法韵味,这在他笔下的葡萄画作中就有体现。

  在徐渭笔下的葡萄画作中,画面上时常可见相应的题画诗,诗情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境,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如其《葡萄图》立轴,纸本,墨笔,他在画中题诗道:“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借助画意,以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简直就是他自己一生困厄的写照。

  葡萄,素有“水果明珠”之称,博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交口赞美。唐代李白的“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既写出了葡萄酒的颜色,又点出了凉爽可口的美味。唐代唐彦谦的《葡萄》诗:“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诗人以美女喻葡萄,别具情趣。唐代韩愈的“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则道出了葡萄枝干的形态。唐代王翰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汁多味佳,清香沁人,鲜食几颗,顿觉甜透心底,香生嘴边。而葡萄加工而成的葡萄干、葡萄酒等,也风味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