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源村的千古奇谜

  □陈荣高

  俞源古村落布局充满神奇。走进俞源,犹如进入历史的迷宫,这里有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也是一个个尚未解开的谜团。

  一说灵柩被紫藤紧紧缠绕。南宋时,杭州举人俞德在松阳教儒学而离世,儿子俞义准备将父亲的灵柩运回杭州叶落归根。一行人经过武义县朱颜村时天色已黑,便将灵柩放在村边的树林之中,大家就地休息。第二天一早,儿孙们点香向前叩拜,准备赶路,发现灵柩被紫藤紧紧地缠绕,像张网拉都拉不开。俞义觉得这是上天的旨意让父亲在此安息,于是便将父亲的灵柩安葬在树林之下。俞家人觉得朱颜村是块风水宝地,便在此定居。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俞姓人渐渐多了起来,朱颜村就改名为俞源村了。

  二说刘伯温设计改村。俞源村原来是个经常发生旱涝瘟疫灾害的地方。后来,俞家有个秀才名为俞涞,在石门洞书院求学时与刘伯温相识,并成为挚友。有一年春天,刘伯温回家乡青田,路过俞源村,便在俞涞家住了几天。恰遇暴雨成灾,村后的泥石流滚滚而下,村子里的许多房屋、田地被冲毁。刘伯温一面调查实情,写成奏章报告朝廷,放粮救灾;一面为俞源村改善风水,将村前冲毁的一条直溪改造成“S”状,使溪流呈阴阳太极之势。村庄周围有11道山岗,使之和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十二宫。村里的28座堂楼正好对应着二十八星宿,而七星塘和七星井则呈北斗星状分布。刘伯温还教导村民村前屋后多种树木。俞涞按照刘伯温的设计方案,带着村民们改溪造田,修建楼堂,护林种树。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村貌发生了大变样。说来也奇,此后600年,俞源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三说商坐楼旁有口井、声远堂桁常变颜。此井十分奇妙,天气晴朗时,井里的水澄清见底;若是井里的水浑浊不堪,那近日定要下雨,村民称其为“气象井”。村里有座声远堂,堂顶的桁条上有九条木雕鲤鱼,这些鲤鱼能随气候的变化而变换黑、红、黄三种颜色,村民又称其为“气象桁”。天长日久,村民们把“气象井”“气象桁”当作气象预报,实在是让人惊奇。

  四说裕后堂厅无蝇蚊。此堂建于清乾隆五十年,是村里最大的古厅,因此被称为“大大厅”。这可不是普通的堂屋,一般的堂屋内会有鸟雀在上栖息,但这间屋子却连一只苍蝇、蚊子都不见,梁柱上不结蜘蛛网,也没有一点灰尘。

  五说村民填塘又复塘。上世纪50年代,村民俞祖芳想修缮房子,由于一口水塘妨碍了他家门前的出路,为了方便,他把水塘填了一半。填上之后,修缮的房子离奇地倒塌了。有人劝他赶紧把水塘挖开,这水塘是村里的“七星塘”之一,是不能随意填的。神奇的是,水塘恢复原状后,房屋修缮至今,一家平安无恙。

  六说南宋古庙梦想成真。俞源村旁有座南宋建的古庙,主庙建在村口小溪合拢处之上,亦称洞主庙。庙古色古香,旁有饱经风霜的古樟树,树下有座梦仙桥。庙内摆有劈山救母沉香的神位,也有治水英雄李冰的石碑。每年正月十三,村民们会隆重地在庙里庆祝圆梦节,数百个村民聚集在庙里,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到了晚上,大家在庙里的清幽阁休息,做个甜甜的梦,这也是圆梦节的由来。令人称奇的是,在这里做了好梦的村民,竟然可以美梦成真。《宣平县志》中记载了一个名为项秉谦的书生,梦见瓶里插了六枝萱花,解梦人认为“萱”同“宣”,“瓶”同“平”,这意味着他六月后便能在宣平任职做官,后来果真应验。这样的圆梦故事在当地不胜枚举。每年农历六月廿六,村民们会带着宰好的猪羊等到洞主庙里祭拜,纪念李冰的诞辰,还请剧团来演出古装戏,称“六月戏”。

  七说俞氏后裔文人多。俞源村名人荟萃,明、清出过进士,举人、秀才293人。现存俞源古诗百余首。宋濂、章溢、苏平仲、冯梦龙、凌蒙初等名家与俞源都有着不解之缘,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十里画廊”刘秀垄、樊岭脚的文昌阁就在乡村境内。

  神秘的事物总能让人心向往之,人们永远不会对神秘之物产生倦怠之感。千年古村俞源村就因为它的神秘传说而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前往探秘,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那个拥有2000多人的村落仿佛游离在科学之外,常常发生一些叫人无法解释的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