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免费还须有配套功夫

  □杨玉龙

  微观点:“免票潮”来临,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大众旅游消费意愿,但对于景区来讲,也是对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为激发人们的出游意愿,促进旅游市场恢复生机,近日,不少景区开启“免费模式”,敞开大门迎接游客到来。

  华山、长白山、黄果树瀑布、张家界、鼓浪屿……暑期来临,很多知名景区给游客送上“福利”, 以及针对中高考考生、本地居民、医务工作者等特定群体的优惠,拨动了人们出门看世界的心弦。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景区推出的“免费模式”迎合了人们的需要,对市场也是好事。

  “免票潮”来临,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众旅游消费意愿,但对于景区来讲,也是对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值得庆幸的是,当前很多景区已在探索更多元的盈利点,将重点放在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要素上,带动景区内和周边配套的消费增长。

  同样,当前融合时尚、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景区成为游客的新宠,景区可以在此方面多下功夫。这也正需要景区立足自身实际,开发出适合消费者口味的游玩项目。比如,家庭类的旅游景区可以在儿童体验项目上推出多元化、品质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产品。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与免门票同样重要。

  不容忽视的是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比如,增加安保人员数量及每日巡逻次数,与派出所民警开展联合执法,对不佩戴口罩、多人聚集及其他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进行劝诫、引导,对移动厕所、游乐设施、休息座椅等公共场地和用品落实好消杀,保持景区环境卫生等。

  文化和旅游部将于今年7月1日至7月31日,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活动。以“助企纾困促发展”为主题,聚焦纾困扶持政策贯彻落实、优化助企惠企服务,组织各地集中推出一批形式多样、有针对性、能见实效的服务活动和惠企举措。这样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希望相关部门持续发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