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有“爱”
赵畅
□赵畅
微观点:一座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接纳、包容、尊重弱者,并给予弱者权利、尊严和帮助,这样的城市无疑是有人性温暖、人道尊严、人格胸怀的。
在四川成都某小区内有一家快递超市,其工作人员都是聋哑人。小区居民知道工作人员都是聋哑人,所以会主动掏出手机将取件码出示给工作人员看。近年来,从“无声”餐厅到“无声”咖啡店,再到“无声”快递超市,由听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创业就业的商业服务场所相继亮相成都。
城市小区内出现一家“无声”快递超市,当是一件颇出人意料的事情。因为工作人员都是聋哑人,取快递时万一碰到问题,沟通起来或许会有麻烦。然而,在成都这样的无“声”快递超市里,虽无丝丝之“声”,却有满满之爱。
应该看到,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身体上会有差异有残缺,但在面对诸如就学、创业和就业等问题上,他们理应享有与健全人一样的权利。尤其是面对创业和就业,他们不仅是在为自己争取生活和经济的独立、追求人生的幸福,而且也是在恪尽一个社会公民回馈社会的责任——要知道,“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对绝大多数残疾人而言,在与其身体相适合的行业和岗位上干事,其质量和效率与健全人有得一拼。因此,除了残疾人自己不必自惭形秽,全社会也应给予他们应有的理解包容和支持鼓励。
或许,有人会说,时下健全人创业和就业都困难不小,残疾人又何必来“凑热闹”呢?此言差矣!与健全人一样,残疾人也是家庭的一份子,有的甚至就是全家的希望所在、父母的精神所依,他们不能也不应成为家庭的累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无声”餐厅到“无声”咖啡店,再到“无声”快递超市,由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创业就业的商业服务场所相继亮相成都,正是全社会给予他们真诚呵护、悉心支持的一个缩影。
一座城市是否有爱心温度,只要看它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就可以了。套用一位哲人之言,“少数是一个社会的权利和福利试纸。少数人的声音,少数人的需求都能受到尊重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尊重”。一座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接纳、包容、尊重这些弱者,并给予这些弱者权利、尊严和帮助,这样的城市无疑是有人性温暖、人道尊严、人格胸怀的。
对残疾人而言,他们怀着各种发展的理想或生存的目的在城市中打拼,我们理应利用城市发展的契机,向这一特殊群体真诚而热忱地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并不是出于怜悯,而是要见证“每个人的权利应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