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读好书中“长智提质”
胡宝锋
胡宝锋
当我们走进一个图书馆,展现在面前的是琳琅满目千卷万卷的书籍。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选择正确的读物需要讲究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帮助我们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去读更多好书,才能使读书读出“长智提质”的效果。
要读政治理论书籍,常修为政之德。我们要研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著作,系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深刻掌握新中国“从哪里来、为什么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脉络,不断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精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党史著作,深刻理解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读《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献,深刻了解人民政协的辉煌历史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助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要读专业知识书籍,潜修履职之能。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不少领域充斥着浮躁的气息,部分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也存在知识不足的“本领恐慌”,我们要多读专业知识书籍,拓宽眼界视野,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做一个知识广、专业精、业务熟的“内行人”,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在日常生活中,要广读《经济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等经济类入门书籍,让自己能看懂、听懂日常社会经济现象,做到懂经济。要博读基础性法律书籍,便于在做好民主监督、服务民生工作中,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常读《演讲与口才》《问政技巧》《人际关系处理》等工具类书籍,提升自己的履职本领,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切实做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要读传统文化经典,善修济世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机关文化氛围,提升机关文化品位,提高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文化素养,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多读《易经》《道德经》《论语》等经典著作,它们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框架,经后人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要多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戴圣的《礼记·大学》等名篇名著,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展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提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