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发掘横湾沉船提升城市形象
![]() |
□象山县政协文体艺术和新闻出版界别
横湾沉船位于象山县定塘镇横湾村外塘河河道内,2018年11月底,定塘镇在外塘河河道清淤过程中发现沉船。县文管办联合市考古所现场调查发现,该沉船长约30米,宽约7.5米,船体保存较为完整,可见有主桅、前桅、含檀梁、左右舷、甲板舵斤等构件。
横湾沉船在体量、材质、完整度上具有稀缺性,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建议进一步加大横湾沉船的考古发掘工作,认真研究沉船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充分挖掘横湾沉船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使之与象山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相结合,并打造成为象山旅游的新名片。
沉船价值与发掘意义
县文管办与市考古所委托国内外专业机构对横湾沉船船体树种和年代进行测定:其中甲板采用香樟木,隔舱板、桅夹、船舷、含檀梁、舵座等采用润楠木,桅杆、前桅杆采用杉木;碳-14测年确定该沉船为南宋时期,但具体年代还待考古发掘后确定。由于该沉船船体其余构件尚沉埋于河道淤泥内,船载器物种类、数量尚不明确,均有待于下一步考古调查和发掘。
县文管办与市考古所邀请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船史研究会、福船文化馆、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相关单位和专家对该沉船进行研究论证,认为有四方面重大价值:
一是该沉船为国内考古发现的年代较早的沉船之一。韩国新安沉船为元代,国内南澳1号为明代沉船、小白礁1号为清代沉船,横湾沉船经国内外专业机构测年,可断定最晚为南宋时期沉船,并疑为官方用船。
二是该沉船为船体最大的沉船之一。山东蓬莱古船博物馆所展示的古船、南澳1号、南海1号,韩国新安1号,印尼黑石号,从长度和宽度来看,均无法与横湾沉船相比较。
三是该沉船为国内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沉船之一。古代船只因为航行环境、地理状况等各种原因沉没,甲板以上构件基本难以保存,横湾沉船不仅保留了桅杆等构件,甲板以下船体构件也基本保留,在国内外沉船里面尚属首次。
四是该沉船为国内考古发现的用材最好的沉船之一。从目前国内外出水出土的古沉船用材来看,用材基本较为普通,横湾沉船使用了润楠等名贵木材,较为罕见。
业内专家认为,横湾沉船是象山作为海丝古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重要考古遗存,是宁波古港作为“一带一路”活化石的历史见证,为研究象山在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及海洋(渔)文化、更为研究宋元明时期我国航路航线、海上贸易、造船工艺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国内外至今出土出水的沉船,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影响力,如印尼的黑石号、瑞典的瓦萨号、韩国的新安沉船等,国内萧山跨湖桥遗址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南海1号以及小白礁1号等。古沉船融入旅游可实现“1+1>2”的效果,如瑞典的瓦萨号建成博物馆进行展出,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前去参观,韩国新安沉船每年有120多万人参观,烟台蓬莱古船博物馆每年有80多万人参观。
目前进展与存在问题
横湾沉船发现以后,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积极推进沉船发掘、保护等各项工作。相关部门也积极落实,编制完成科技保护方案,市考古所就考古发掘依法向国家文物局进行申报并成功获批,要求在2019年10月至12月完成考古发掘工作。根据原先方案,横湾沉船考古发掘后,将移至中国海洋渔文化馆进行后续的科技保护处理和展示利用等,所需经费由县旅游集团筹集。当时,中国海洋渔文化馆已完成方案设计和招投标。为配合做好沉船的保护利用,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更改设计方案,并等待沉船的考古发掘。
但由于政策处理等原因,沉船考古发掘基坑围护、河道截流等前期工作未能按时完成,发掘工作未能如期实施,错过了国家文物局要求的考古发掘规定时间。尽管目前政策处理基本完成,但要启动考古发掘,需重新获取国家文物局的考古发掘批文。如能预期启动,鉴于汛期、考古程序等因素,估计最快只能在2020年底前完成考古发掘。因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急于年中开馆,其中船馆建设方案因故取消。
加快推进横湾沉船考古发掘工作
尽快建立领导机构。建议县政府牵头成立横湾沉船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架构和分工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督促落实各项任务,对考古发掘前期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协调,强化服务保障和经费落实,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以便尽快展开考古发掘工作。
尽快明确陈列地点。横湾沉船陈列在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是最佳方案,横湾沉船可成为中国海洋渔文化馆的镇馆之宝,对提升该馆的文化品位、对外影响力及石浦地区的旅游带动作用明显,不但可以统筹建馆及陈列费用约3000万元,还可减轻后续运行约每年200万元。建议县政府重新研究,明确陈列地点,落实相关责任。若象山博物馆新馆明确将建,建议将横湾沉船陈列在象山博物馆新馆作为第二方案,可先临时搭建一个场地或租用影视棚作为科技保护场馆,待新馆建好后移至馆内。
尽快启动科技保护方案编制。从沉船考古经验来看,古沉船一经出水、出土,必须进行防霉、防腐、防潮、去除表面凝结物、脱盐、脱硫、船木构件填充加固、脱水定形等一系列完整环节的保护措施,科技保护技术要求高,需要多所科研院校及相关机构合作才能较好完成。考虑到横湾沉船的珍贵性、唯一性,发掘要以保护为前提,尽快完善科技保护方案,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尽快获取国家文物局的考古发掘新批文。相关部门应尽快与市考古所联系、沟通,依照考古发掘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向国家文物局履行报批程序,确保考古工作依法进行。
尽快研究宣传工作。横湾沉船具有珍贵性和独特性,将形成舆论关注焦点,应充分借助这次机会,宣传象山的人文、历史等地方特色文化,提升象山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同时,结合中国开渔节,就横湾沉船制造工艺、航路航线、船材来源、用途性质、沉没原因、科技保护、展示利用、考古研究、科技复原、对外文化交流、对外贸易、海丝古港、军事海防等课题,每年举办以横湾沉船相关研究为主题的国际性学术论坛,彰显象山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一带一路”等方面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