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音流转三十载,梨园耕耘绽芳华

——记省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张琳

  □通讯员  章楠  许达卡

  近日在京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省政协委员、绍兴市柯桥区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张琳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艺34年来,张琳始终植根越剧艺术这片沃土,以高超的表演艺术,热心服务人民,为越剧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收获了许多荣誉: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第六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级非遗传承人……

  在绍兴钱清江畔,千百年来都立着“一钱亭”和“一钱太守庙”,这是后人对汉代清官刘宠的怀念。2008年,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根据刘宠清廉事迹创作了新编历史剧《一钱太守》,由张琳领衔主演,她以情感丰沛的唱腔突破传统表演范式,塑造了刚柔并济的廉吏形象。首演至今,演出逾70场,并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

  对刘宠的揣摩和演绎,张琳也潜移默化地被“一钱太守”影响着。在她看来,“无论是能臣廉吏,还是才子诗人,抑或是帝王将相,唯投入毕生精力,才能将事情做到极致。”

  在新编越剧《苏秦》中,张琳领衔主演战国纵横家苏秦,从小切口打开大视野,呈现苏秦从一介布衣到六国为相的奋斗过程,半年全国巡演26场,传递了磊落耿介的大丈夫气节。为庆祝建党百年,她根据红色谍战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创排越剧折子戏《永不消逝的电波·无声》,饰演上海地下党员李侠,向革命先辈李白同志致敬。《盘妻索妻》《只缘秦种》《胆剑千秋》……张琳不断推陈出新,塑造了一个个经典角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基层院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每年下乡演出平均上百场。无论是在流光溢彩的城市舞台,还是在简陋朴素的农村舞台,张琳都倾尽全力地完成每一个角色。她深知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演好戏是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只有热爱舞台、扎根基层,为人民歌唱,才能担负起文艺创作的重任。她积极参与“名家名品下基层”“迎春送戏进古镇”等主题活动,深入基层,走进百姓,为群众送上戏曲文化大餐数十场,还通过民盟组织的为民服务活动,持续送戏下乡,传递民盟好声音、画好最大同心圆。

  身负传承越剧尹派艺术的重任,张琳积极培养青年演员,倾囊相授,不厌其烦、不辞辛劳地一遍遍亲身示范。张琳还在戏曲普及的道路上尽职尽责,多次参加“戏曲进校园”活动,寓教于乐,让师生们感受中华戏曲之美;利用业余时间,举办越剧教学班和越剧讲座,让戏迷近距离采撷戏曲味道、感悟戏曲厚重;参加“同唱一台戏”越剧春晚等演出活动70余场,促进越剧对外交流。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张琳积极履职,通过《关于培育戏曲后备人才的建议》《关于推动地方戏曲与新媒体渠道融合发展的建议》《关于推广非遗文化进校园  培养“非遗小传承人”的建议》《关于讲好“浙江故事”  用新文创打造浙江文旅IP的建议》等提案助力戏曲艺术与文艺创作。

  张琳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演好每一出戏,让更多人发现越剧的美,并在履职建言中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