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琛:让更多人爱上网球爱上运动

  □通讯员 傅竹青 施慧丹 本报记者 董思婷

  委员名片

  来琛,武义县政协委员,壶山小学副校长,金华市网球项目国际级裁判,全国优秀教练员。

  “好,转体,抛球,挥拍!”夜幕降临,武义县青年夜校里,来琛的公益网球课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

  “来老师的课开得太好了!”学员张女士说,“白天上班,晚上挥挥拍、出出汗,不但锻炼了身体,还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几年网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再加上今年奥运会郑钦文夺冠,更是火了一把。”这让一直致力于推广网球运动、传播快乐体育精神的来琛很欣慰。

  2012年,来琛从浙师大体育专业网球专项毕业,回到家乡武义壶山小学担任体育老师。那时候,整个县城没有一处专业的网球场馆。

  教学之余,他发现一些学生对网球项目充满了兴趣与好奇。于是,他无偿带着这些孩子练习网球,成了孩子们口中的“来教练”。

  那一年,武义全县备战市运会,但组建网球队成了难题,得知来琛专业对口且有着一批跟班训练的小运动员后,便让他组建班底、备战比赛。

  这次经历对来琛的触动特别大,他暗下决心,要尽己所能助燃孩子们心中向往优质网球教育的星星之火,扛起武义网球特色教育的大旗。

  2013年,在壶山小学的全力支持下,来琛作为校队主教练,从三至六年级招收了一批热爱网球的学生,正式组建壶山小学网球队。

  “网球是一项充满文化底蕴的绅士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孩子们培养独立人格。”教学过程中,来琛不断调整训练内容,倡导快乐学习,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爱上这项运动。

  在来琛的精心教授下,小队员们的网球技术飞速提升。壶山小学网球队拿遍了金华市大小赛事奖项,还先后代表金华市、浙江省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实现了从市级冠军、省级冠军到全国冠军的“三连跳”。

  以壶山小学为典型的县城小学如何开展校园网球教育的经验也在国家和省市层面广泛推广。来琛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们,有热爱、有努力、有坚持,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网球在武义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符号。2022年,第十七届浙江省运动会网球项目和短式网球项目落户武义,其中围绕网球赛事承办而孕育的茭道镇朱王村“省赛村办”的“体育+旅游”模式,成了山区县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从临时组建队伍到成立专业校队,再到成为“市队校办”的试点,十余年间,看着网球运动在武义蓬勃发展,看着一个个优秀的苗子在运动场上大放光彩,来琛很欣慰,“希望有更多人爱上网球、爱上运动,强身健体。”

  作为一名网球爱好者,来琛也渴望自己走向更远更大的舞台。

  近年来,他以精准的判罚、高质量的业务能力以及对规则的精确理解,多次在全国及国际赛事上担任裁判员,获杭州十九届亚运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9月,韩国安城举办的第十七届世界软式网球锦标赛,抽调全球14名国际级裁判参与执裁工作。其中,中国有2个执裁名额,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层层严格选拔,来琛入选。

  “这是一个证明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也是向全世界球迷和观众展示中国裁判员水平和风采的机会。”来琛不负所望,出色完成了执裁工作。

  作为县政协委员,来琛不遗余力推动武义竞技体育发展,提交《深化体教融合 推进青少年体育“三大体系”建设》等提案,倡导构建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健康促进体系,推动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采纳。他还在政协全会、民生议事堂等活动中,呼吁大力开展以网球为代表的优质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全民健身是提升国民体质、促进健康生活的基础。”来琛表示,将继续传承中华体育精神,让奔竞不息的体育精神在武义大地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