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政协持续赋能
“回龙里”结出“共富果”
联谊报讯 “万里学院师生累计开展回龙调研帮扶实践活动30批次,带动近300名村民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增加收入近2000元,助力盘活7个社区低效闲置资产7000平方米,改造提升室外空间2500平方米……”时隔一年,宁波鄞州区邱隘镇“共富回龙里”收获满满。
近日,区政协邱隘委员履职小组、农业农村组联合开展“校地携手谋新篇 共建共富促发展”民生议事堂活动,邱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校地共建一年来结出的累累硕果。
去年7月,区政协在邱隘镇回龙村举行的“‘八八战略’再深化 ‘同心·鄞聚’助共富”主题活动,委员们记忆犹新。
区政协委员、宁波市农科院院长王毓洪感慨,去年他分享了通过科创助农、产业帮扶,让“金种子”开出“共富花”的经历,今年他作为见证者聆听了结出“共富果”的故事,非常有成就感。
“把协商活动办到这里,是想让参与校地共建的‘共富浇灌者’们亲身感受小镇之变。”邱隘委员履职小组组长应冬乐说。
“共富回龙里”这个即将打造完成的校地协作助推共同富裕的“鄞州试点”,是去年区政协协商活动结出的履职成果,通过场景再造、内涵塑造、运营加持,为创业者集聚资源、互通信息、提供服务。
一项项可感可触的成果,让委员们倍感振奋,也进一步激发了履职的信心和动力。学校的人才优势如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如何持续推进校地共建的深度和广度?……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校地共建成果,委员们继续建言献策。
“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相关部门要为高校人才提供广阔实践基地,双方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区政协农业农村组组长、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斌期盼着,通过校地共建培育更多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充分挖掘历史故事,创立有底蕴的农创品牌。”“发挥校地优势,打造接地气、年轻化、全链条消费市场。”“校地共建要以大学生创业就业平台和农村集体经济增收为抓手。”……现场,好思路金点子不断涌现。
区政协副主席陈萍萍表示,要继续发挥“大联组”机制优势,不断拓展民生议事堂功能效用,共同助推人才招引、产业聚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文创品牌规划、现代社区建设等工作提质增效,让共富的成色更足更靓。
通讯员 季圣博
本报记者 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