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杭州政协委员踊献策
联谊报讯 “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强化医药产业赋能。”……日前,在杭州市政协委员建德市联络组“同心同杭,‘医’路同行”专题协商履职活动现场,委员们聚焦推进医疗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争相提出金点子。
为更好发挥政协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杭州市政协着力深化市政协委员县(市、区)联络组活动。建德市联络组聚焦协商主题,组织委员和专家开展深入调研,为协商活动认真做好准备。
座谈会上,听取建德市卫健局、商务局、经信局相关工作介绍后,联络组委员、专家与有关部门协商交流。
今年1月,杭州师范大学建德医院正式揭牌。杭州市政协委员、西溪医院党委书记邓旻认为,杭师大建德医院要加强与杭师大医学院、市级医院联系,开展对口专科点对点帮扶。
杭州市政协委员、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麻建平提出,要通过三甲医院的创建,带动提升建德整体医疗水平,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杭州市政协委员、市医保局医保中心主任马骋呼吁,加强基层DRG(按疾病诊断分组)培训,增强建德等杭州西部县(市、区)医院的运营能力。
如何发挥建德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医疗康养产业?杭州市政协委员、建德市人力社保局干部余小途建议,在加强规划引领的基础上,完善产业政策、盘活闲置资源、引进知名品牌。
浙工大教授何铨建议,基于建德现有的四大重点平台和四大特色产业,将医康养产业发展融入“一主两翼两组团”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医康养产业链上下游加快发展。
杭州市政协委员、五云山医院健康事业发展部主任黄素文建议,通过基层医疗服务托底、旅居养老产业示范基地和健康养老示范区建设,构建“医、护、养、健”四位一体的医疗康养服务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是杭州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也是建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建德市政协委员、杭州友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伟建议,依托建德精细化工基础优势,鼓励企业技术与产品创新,推动“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仿制药-创新药”产业升级。
杭州市政协委员、拱墅区运河财富小镇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其呼吁,引进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以金融投资为抓手的建德特色生物医药招商、投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闭环。
杭州市政协委员、红十字医院副院长潘峰认为,要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医疗生物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说,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协同,合力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提速增效;以三甲医院创建为牵引,全面提升健康服务和诊疗水平;精准产业定位,积极探索康养旅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做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政协要持续建言献策,积极为推进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通讯员 方德瑞
本报记者 汤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