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之上牡丹艳
周小丽
![]() |
图1 |
![]() |
图2 |
![]() |
图3 |
□周小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谷雨过后正是观赏牡丹的最佳时期。牡丹花开雍容华贵、艳压群芳,自古以来就备受青睐,文人墨客将“花中魁首”的名号也冠于牡丹。正是这份“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美丽,让牡丹被大量图写、描摹,流传于历史之中,也盛开在清代匠人的作品之上。
牡丹纨扇(图1)。这是一件清中期的象牙丝编织牡丹花鸟纨扇。扇面为腰圆芭蕉形,上部微卷。扇边包镶玳瑁框,淡绿色彩绘花蝶纹画珐琅柄,嵌骨珠,并系有明黄色丝穗。扇面中心嵌棕竹梁,镶有铜镀金点翠錾蝙蝠纹护顶,梁的上、中、下部各嵌有浮雕盘夔和宝相花纹的橙、紫、黄、红四色蜜蜡护托。细润洁白的扇面是用薄如细篦的牙丝编织而成,牙丝宽不足0.1厘米。扇面自柄托向上嵌有染牙浅浮雕牡丹、玉兰等花卉及蓝甸鸟。扇面纹饰精致细密,孔缝均匀,经纬片的拼合天衣无缝,色彩绚丽,雍容华贵。
牡丹瓷碗(图2)。这是一只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碗敞口,弧壁,圈足,外壁以珐琅彩装饰。一侧绘雉鸡牡丹图,画面中心一只体格健壮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寻食。牡丹花饱满圆润,使“国色天香”在瓷器上的表现达到了顶峰。周围的山石花草以粉红、藕荷、杏黄、淡黄、水绿等娇嫩颜色相衬托。此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底釉洁白如雪,莹润如玉。画面集诗、书、画于一体,纹饰色彩鲜艳,工笔细腻,为雍正朝珐琅彩代表作品之一。
牡丹铜尊(图3)。这是一件清乾隆时期的御制铜胎画珐琅黄地牡丹花卉纹鱼篓尊。此尊撇口,束颈,墩式圆腹,圈足。口沿、足口处鎏金,内腹施松石绿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壁满施黄色珐琅釉地,颈部蓝地间饰六朵绿叶红花,腹部饰有对称绿叶环绕之三枚牡丹花,色彩鲜洁,画工精美。此尊铜胎轻薄,器形典雅,釉色温润,色彩明快,主题纹饰为牡丹,花形硕大,枝叶舒展柔美,图案寓意富贵吉祥。其用笔率性写意,敷色淡雅清丽,古韵浓浓。其珐琅釉料施用浓厚,堪为清乾隆朝铜胎珐琅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