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西湖区委书记走进“西商有话说”

  联谊报讯  创新聘请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发上线全国首个AI为企服务专属模型“西小服”、完善15分钟办事服务圈……为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杭州西湖区深入践行“六六行动”,实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20条”,今年聚焦五大环境,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日前围绕“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主题举行“西商有话说”政企协商会,区委书记董毓民与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面对面协商交流。

  区政协委员、海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晶建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相关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鼓励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是最大的市场主体,占比达90%以上。”区政协委员、北京安理(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郝雪涛希望政府更加关注民营经济,切实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区政协委员、有赞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副总裁黄荣荣呼吁打造便捷直达的惠企政策,针对性出台政策服务包。

  区政协委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惠嵱认为,要强化数字化平台对企业的赋能,优化企业服务信息化共享平台,为企业精准推送政策制度、项目申报、金融服务等信息。

  区政协委员、金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余勇刚十分关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打造,提出成立区企业合规促进会,建立企业合规激励机制,推进企业合规性建设。

  区政协委员、普华创新(杭州)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应静结合工作经验提议,打造“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新型产业孵化模式,让产业资本、创投资本、科研院所紧密协同,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力。

  区政协委员、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裴竹祥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企业用能、人才配套等方面的扶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要抓住‘商人怎么想’这一评价标准。”特邀专家、省政府法律顾问、金道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全明认为。

  董毓民说,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牢牢把握“三个首选地”的目标,让“苗木”“灌木”和“乔木”企业在西湖区蓬勃发展,长成参天大树;牢牢把握“法制、政务、市场”三个要素,通过法治赋能、政务赋能、市场赋能,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行政成本;牢牢把握三种思维,以精准的“用户式思维”安商稳商助商强商,以高效的“集成式思维”强化政府服务改革,以创新的“开放式”思维为企业创造智能的环境和具有亲和力的氛围。希望政协进一步搭平台、献良策、聚共识,架好党委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凝聚起经济发展的最大合力。

  区政协主席叶泽表示,政协委员要积极行动起来,当好营商环境的观察员和宣传员,做好营商环境的体验官和代言人,真正做到躬身入局,以实际行动助力提升企业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为纵深推进“六六行动”、奋力打造“两高两区”作出贡献。

  通讯员  郭笑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