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工厂车间里
龙泉政协“三位一体”联动协商
联谊报讯 “在工厂进行沉浸式协商,是我体会最深刻的一次履职活动。我们坐在企业员工的工位边,与他们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到了最真实的诉求,彼此的距离也拉得更近了。”龙泉市政协委员、恒鼎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项增远深有感触地说。
让他连连点赞的,是前不久在丽水市首家省级未来工厂——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举行的一场“三位一体”平台联动协商议事活动。
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区南部,总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现有入园企业超300家,成功入选全省“五金汽配产业链链长制”试点,是龙泉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做好人才招引和培养成为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
为此,经济开发区政协委员履职小组与新生代企业家政协委员工作室、经济界别组联合开展协商活动,以“加强技能型人才精准培养 助力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为议题,走进企业一线倾听诉求,助力人才引育。
会前,委员履职小组成员深入三田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恒睿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调研,向企业了解技能型人才招引培养的难点和堵点,倾听建议和期盼,梳列问题清单,研究分析可行的解决途径。
市政协委员、三田压缩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剑提出,现在中职校有专门的技能型人才培育班,一些企业也进行了校企联合办学探索,很多学生毕业后却流向了大城市。建议针对此类“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出台更精准合理的专业设置和政策。
“希望政府在园区内打造一些共享型健身娱乐活动场所。”市政协委员、嘉文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海军提出,丰富外来技能型人才的文娱生活,让其产生归属感。
“技能型人才普遍关注发展前景。”企业技术人才代表周海军希望政府针对职称评审优化服务、企业工程师精准培育等出台更多政策举措,打通技能型人才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
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人社局、经商局、科技局、中职校、国资办等部门单位负责人解读相关政策,并就落实举措进行回应。
经济开发区委员履职小组组长、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副主任项少艳表示,将根据协商建议,牵头制定办理清单,定期推进落实。同时,依托“三位一体”平台持续关注技能型人才发展,为龙泉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余婷 项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