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

宁波政协履职不停歇

  联谊报讯  “围绕全会提案4个方面12条建议,实施六大更新行动和55个先行片区更新,今年推进更新项目315个、总投资2408.5亿元,目前已实施269个,实施率达85.4%……”近日,宁波市政协召开主席议政会,专题协商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全会提案办理工作,大家纷纷畅谈变化,畅想未来。

  宁波经济总量大,但城乡功能布局、城市品质特色方面还存在短板。助推城市发展更加“内外皆修”,是市政协长期关注、持续发力的履职重点。去年,市政协全会提案《关于建立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体制机制  打造宁波样板的建议》落地见效,助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今年,《关于以城市更新为牵引  高水平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建议》一脉相承、内容升级,被列为全会提案。

  “聚焦特色塑造,推进城市空间品质化;聚焦能级提升,推进城市空间功能化;聚焦未来社区,推进城市空间人性化;聚焦保障机制,推进城市空间建设制度化。”全会提案呼吁探索一条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城市空间建设之路。

  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领办该提案。3月,市政府开展“创新完善土地开发体制机制”课题研究,聚焦城市更新工作,实现机制、政策、模式三大创新突破;5月,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宁波市城市更新办法》;6月,召开全市城市更新现场推进会,对城市更新工作作出全面部署;6月、8月,两次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城市更新基金设立方案。

  市政协履职助力马不停蹄,举办“主席讲堂”专门就城市更新进行专项培训辅导,和相关部门开展协商活动,组织政协委员参与城市更新现场推进会,成立6个民主监督组,分赴各地、各部门开展监督,政协委员参与8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0多条。

  “《宁波市城市更新办法》明确了居住、人文、产业、公共空间、区域综合等5类更新空间,创新集成16项更新系列政策。”“开展宁波罗城、高新梅墟老街、海曙丁家湾、鄞州中河、镇海老城等20个先行片区规划,计划于两年内完成方案编制。”“持续打通‘三江六岸’和塘河沿线的断点堵点,已建成总长41.7公里、总面积约342.1公顷的高品质滨江休闲空间。”“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有效投资27亿元。”……会上,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以全会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聚力低效空间提质增效、生活空间安居宜居、公共空间活力提升,有力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

  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说,要以系统治理的思维,有效激发推动城市更新的新动能,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高水平的城市更新样板工程。以“大统筹”理念,加快汇集推动城市更新的聚合力,助力城市品质形象大提升。以文化传承的视角,着力打造城市更新鲜明辨识度,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宁波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周霜  通讯员  滕艳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