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都市化国际化水平,建设品质之城

镇海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共商良策

  联谊报讯  随着甬江科创区战略的启动实施,新“四大工程”的建设推进,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形象和品质,成为宁波镇海的当务之急。

  今年初,镇海区政协把“进一步提升镇海区都市化、国际化水平”作为常委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分析研讨,形成了5份高质量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区政协近日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区委书记林斌点赞政协委员从国际化理念、规划引领、科创赋能、公共服务、青创港建设五个维度,全方位建言赋能。

  区政协副主席黄向华代表课题组发言时说,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幸福之城的强大合力。

  区政协委员、宁波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人力资源部主管汤沁提出,成立镇海国际化研究中心,系统布局高端城市功能项目,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区政协委员、区房屋征收服务中心副主任范柯认为,要注重风貌景观设计,对建筑风格和色彩、公共空间分布、滨水空间保护利用等提出引导性要求。

  区政协委员、区建设交通局建工科工作人员陆文良认为,青创港应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统筹推进规划、拆迁、建设、产业导入、社会治理等工作,配套建设标志性建筑和国际化设施。

  区政协委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王军强建议,大力发展科技楼宇经济,强化土地、资金、住房等资源要素保障,持续优化镇海科创生态。

  区政协委员、蛟川中心学校校长顾虹燕呼吁,精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借鉴苏州邻里中心模式,建设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

  区委组织部等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互动交流。

  林斌点赞此次专题协商会议调研充分、思考深入、对策务实、质量很高。他说,要深刻认识提升镇海都市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高水平推动品质之城建设。把握好新一轮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提升文化软实力、平安治理水平,提供优质均等公共服务。

  区政协主席戴凌云表示,将深入贯彻区委决策部署,全力支持区政府工作,为品质之城建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持党政所需、民生所盼、政协所能有机结合,聚焦重点领域精选议题、深入调研、有效协商,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政协力量。通讯员  王海斌  本报记者  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