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服务事关每个人健康
西湖政协聚共识献实招
郭笑启 汤媛媛
联谊报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近、就诊方便,我经常去做中西医调理和针灸理疗,困扰多年的脾胃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平时电话咨询也很便捷!”日前,在杭州西湖区政协围绕“夯实基层卫生服务基础,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开展的“请你来协商”活动现场,浙大退休教授许佩新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西湖区全力打造健康浙江“西湖模式”,形成了以中医、口腔、养老服务、妇幼保健、健康预防为特色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覆盖,获得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浙江省卫生强区等荣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委员们有的放矢、畅所欲言。
“配齐硬件,优化软件!”区政协委员、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科科长朱义雯建议,盘活属地镇(街)、国企单位闲置用地用房,切实解决服务中心用房配置问题,支持各中心按特色门诊建设需要配强特殊医疗设备,迭代升级信息化系统,加强服务精准度。
当前,不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经营困难,面临门诊量下降、人员经费支出大等困境。区政协委员、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吉刚提出,要创新思路、发挥优势,拓展皮肤美容科、老年术后康复、安宁疗护等特色服务,提高运营效益。
着眼于加强基层卫健事业人才梯队建设,区政协委员、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徐娜妮认为,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提升卫健人员工作热情,畅通卫健干部成长晋升渠道。
“家庭医生是名副其实的居民健康‘守门人’。”区政协委员、西溪医院护理部主任郑丽平提议,推出针对老人、儿童、妇女等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
“要关注好老人、儿童和特殊病患等重点人群。”区政协委员、之江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理事长文扬呼吁,加强整体规划,有针对性地在儿童、老年人比例高的区域开设相关科室和病房;注重资源整合,发挥民营医院、养老服务中心等力量,让更多机构参与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针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区卫健局、人社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
副区长陈学明表示,要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推进基层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实用措施,全方位打造“愿意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构建基层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部门要真落实、政协要精作为、委员要善担当,大家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助力民生福祉提升!”区政协主席叶泽说,要准确把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职能,在资源供给、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强支撑,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结构化、特色化、数字化,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和群众体验感、满意度。
通讯员 郭笑启 本报记者 汤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