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很响 成绩很大

义乌政协委员论坛15岁了!

  联谊报讯  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中国众创乡村’”,到“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丽义乌”;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两个样板’城市”,到“深化义乌发展经验 奋进‘十四五’新征程”……自2008年推出以来,委员论坛已成为义乌市政协品牌活动之一。每个主题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委员发言都切中要害,“抢抓直播电商新机遇”“开发双江湖”“建设数字企业”“保护水资源”等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落实。

  委员论坛15周年之际,日前,市政协以“践行‘八八战略’ 深化创新引领 激发改革活力”为主题开展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叶帮锐,市政协主席陈小忠与委员们共谋长远之计、共求创新之举,推动义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委员论坛上,4名委员代表党派、界别作口头发言。

  社区嵌入式小微机构,是养老机构与社区有机融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曹海宾委员代表农工党义乌市基层委提出,尽快构建全市养老设施的综合布局,立足居家养老这一首位需求,加快做好机构与居家养老融合发展,在老年人居住密集区建设更多的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累计建成粮食功能区10.09万亩、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化率90.26%、建成义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面对义乌现代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骆春英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市委会建议,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强农、强化机械强农、创新数字助农,推进农业发展提速升级;打造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振兴传统特色农业产业,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条。

  “进一步优化涉外服务,是实现‘地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卢潇洒委员代表民进义乌市基层委表示,应聚焦国贸改革,让外商入境、外商资本、外贸支付更自由;健全三级数据共享、市内数据联动、涉外政务服务工作体系,让涉外政务环境更稳健;提升商事法律服务国际化水平、创新国际商事纠纷诉调改革机制,让涉外法治环境更有序。

  王慧斌委员代表侨联界别呼吁,积极推动侨商回归,做好“引侨”文章,加强与重点侨乡的横向协作,推动精准招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做好“聚侨”文章,打造侨商总部园,加快迭代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留侨”文章,加强“侨联组织+侨界社团+海外侨团”的联动机制,凝聚侨界合力。

  此外,共青团与青联界别课题组、九三学社课题组、毛赛妮委员分别提交书面发言《聚合人才力量 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开源节流 多措并举,保障城市发展水资源要素》《品牌运维赋能传统代工企业转型升级》。

  “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站位很高、担当很强、品牌很响、成绩很大,在市场转型、地瓜经济、营商环境等方面有力助推了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叶帮锐充分肯定政协履职。他说,市政府将锚定世界小商品之都,争当市场发展、改革开放、实体经济、城市建设、共同富裕、本质安全、营商环境的引领者,希望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和帮助政府工作,同心同向、同力同行,把义乌发展推向新高度。

  陈小忠说,委员论坛是义乌市政协履职的特色载体,是协商建言、凝聚共识的特色平台。委员们要学思悟、做示范,聚合力、促发展,勤履职、创成效,聚焦“党政要点”协商建言、紧扣“社会热点”参政议政、瞄准“民生堵点”民主监督,为“决战下半年、夺取全年红”贡献政协力量。

  本报记者  董思婷

  通讯员  余超  任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