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十里长街智慧商圈
路桥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深入协商
陈余 江旻霞 周大彬
联谊报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传承着路桥千年商贸传统的十里长街繁华再现。
路桥人均GDP居台州市首位,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2万元,位列全省第二位,消费能力旺盛。
为加速商贸业转型升级,打造智慧商圈新高地,在历时3个多月的实地调研考察和8场座谈会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区政协围绕“路桥智慧商圈高质量发展”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区委书记潘崇敏与政协委员、项目业主、商户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议商圈未来发展,为打造现代宜居新商都汇智聚力。
会上,区政协课题组介绍前期调研情况。区商务局汇报智慧商圈产业规划布局、项目整体进度、存在困难问题等。
区政协委员、共青团区委副书记王敏力建议,统一调配创业配套空间,建立创业扶持培育体系,创新青年创业金融产品,梳理整合创业创新政策。
区政协委员、区日用品及塑料制品交易服务中心主任俞淼呼吁,成立智慧商圈建设工作小组,统一谋划与协调。
区政协委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利华认为,智慧商圈高质量发展应更加突出智慧内核、突出商贸文化、突出特色配套。
“十里长街作为活化新生的历史街区,应该突出年轻化、时尚化、数字化、智慧化。”区政协委员、区作家协会主席官锦华建议,多在长街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融入不同元素,打造特色IP。
“智慧商圈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政协委员、区司法局副局长戴大森说,要完善基于数字技术的硬件设施、人性化服务,开拓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消费场景和智慧大脑。
区政协委员、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郑建波建议,打造大文旅的概念,让路桥更有内涵、气质、魅力。
区政协委员、珈豪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符迪建议,推进商场智慧化运营,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吸引更多消费者。
路桥是首批“浙江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区政协委员、富仕大光明影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珊萍提出,将十里长街打造成重现江南水乡面貌的历史长廊、促进商旅文娱融合的有效平台、展示城市美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大家还就智慧停车、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及活动策划、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予以回应。
“协商选题准、调研很深入、建言水平高,对党委政府进一步谋划打造好十里长街智慧商圈很有帮助。”潘崇敏说,智慧商圈建设要牢牢把握主题主脉主线,进一步优化商圈定位,研究提炼路桥商文化,布局以定制经济、共享经济为主题的新商贸,集聚更多青年商贸人才,持续创新业态模式,在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上探索先行,聚焦优政策、促盘活,优配套、促互通,优管理、促活力,优服务、促发展,全力打造城市商圈金名片。
区政协主席卢红菊表示,要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突出协商的实效性,以清单化、项目化形式逐一抓好落实,发挥“1+1”民主监督机制作用,形成“第一年协商、第二年监督”的协商闭环体系,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陈余 江旻霞
本报记者 周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