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千万工程”再深化再提升
安吉县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
朱敏敏 袁媛
联谊报讯 夏日的安吉余村,修竹茂林,溪流潺潺。人在村中走,似在画中游。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新征程上,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安吉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道路上如何深化提升?
日前,一场聚焦“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推动乡村能级提升”的县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专题协商会适时开启。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充分肯定:“主题选得好,与正在推进的乡村能级提升年行动非常契合,委员的发言有见地、有实招、有思路!”
今年,安吉创新提出“531”目标路径,全面开展乡村能级提升年行动,开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新篇章。县委有号令,政协有行动。县政协先后召开4次征求意见会,组织委员接连奔赴乡村、部门深入开展调研,最终形成10余篇高质量调研报告。
能级提升,规划先行。县政协委员、昌硕建筑设计院院长黄金宝建议,在科学规划中布局发展,创新“专家陪护”机制,开展“驻村规划师进镇入村”活动,指导乡村规划编制与落实。
“把灵峰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全县乃至全国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引领者’!”县政协委员、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办公室机要科科长潘汉章提议,从融资支持、人才引进、要素保障、合力协同等多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加速推动灵峰旅游度假区进入国家度假区第一方阵。
人才是乡村提能的基础和关键。“要让有想法、爱家乡、会干事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引领、借势聚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县政协委员、山川乡高家堂村党总支书记周斌呼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扶持、技能培养、生活保障,促进人才队伍壮大。
“安吉是‘中国第一竹乡’,全县竹产业主要以竹材加工为主,竹笋产业发展却相对较弱。”县政协委员、县机管中心副主任鄂荣梅充分调研后提出,制定安吉高品质笋产业发展方案,重点支持“笋用林”等示范林区建设,做优做大竹笋产业。
提升户外运动产业能级、擦亮文化底色推动乡村提能、打造电车友好型县域……着眼当前问题,立足长远规划,委员们围绕主题提出一个个“金点子”,县农业农村局、资源规划局、文体旅游局、林业局等部门负责人现场一一回应。
杨卫东说,站在“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的历史当口,安吉应率先探路、率先答题、率先破题,为深化“千万工程”丰富实践内涵。希望县政协和政协委员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多花时间谋,多树信心做,在全域提升乡村能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的进程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县政协主席何承明表示,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持续增强履职动能,提高履职水平,丰富履职成果,当好乡村能级提升的实践者、参与者、建设者。
本报记者 朱敏敏 通讯员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