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首次联合发文保护廊桥

泰顺这家委员工作室马上行动了

  联谊报讯 架木为拱、跨溪成虹,中国廊桥之乡泰顺有30多座古廊桥,其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5座,是推进泰顺全域旅游的宝贵财富。

  今年初,廊桥保护行动被列入文旅部2023年重点任务之一。前不久,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其中,“泰顺廊桥”被多次提及。

  “三部委联合发文保护廊桥,意义非同寻常。”泰顺县政协主席雷全勉长期关注廊桥保护工作。为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借势推进泰顺廊桥申遗和保护,近日,县政协在温委员工作室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廊桥技艺传承人线上线下共话廊桥保护和利用。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刘杰教授说:“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项目和新申请列入的项目,均需填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申请表》。目前当务之急是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泰顺廊桥入选新一轮预备名录。”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委员、经济法学院院长胡戎恩教授是我国首部廊桥保护地方性法规《温州泰顺廊桥保护条例》的主发起人和推动者。他认为,廊桥文化遗产立法保护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全面落实廊桥保护属地责任,做好立法“后半篇文章”,为廊桥下一步正式申遗做好制度保障。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原所长吴松弟教授是泰顺廊桥保护的先行者、探索者和传播者。他说,《计划》对泰顺廊桥保护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项剑萍一直关注泰顺廊桥。她认为,要抓住《计划》出台的大好机会,通过政府作为、民间推动,齐心合力守护廊桥。

  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是廊桥保护工作的关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家快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传承人队伍的扶持培养,将造桥师傅们的工匠精神以及造桥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温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之一、上海兰迪(温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秋夏呼吁,把廊桥保护工作纳入市县绩效考核内容,加强《温州泰顺廊桥保护条例》的宣传普及,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确保条例落到实处。

  在温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之一、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会长钟晓波提出,推动廊桥学术研究,完善廊桥数据库,创建廊桥书屋,打造廊桥文化IP。

  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会主委胡荣党表示,要以贯彻落实《计划》为契机,全力以赴做好木拱廊桥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安全防护等各项工作。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在温委员工作室要利用好平台优势,充分整合科研院校专家资源,借力借智借势,为廊桥保护申遗群策群力。  

  通讯员  泰谐  本报记者  徐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