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看病
朱辉
■朱辉
老刘是微信群里的话痨,每天发言量总是排名第一。有一天,他突然静默了,过了两天才冒头。一打听,原来那天他在家突然晕倒,躺在客厅的地上,好几分钟才缓过劲来。
根据他的体型以及每天睡10多个小时的生活习惯,我觉得很有可能是糖尿病或高血压,也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老刘却说不可能,前几年做过体检,一切正常。
“几年”对于身体状态而言,是个漫长的时间概念,尤其老刘已经年过半百,一年之内变化都可能很大。更何况高血压并不能通过一次测量就发现,而一般的体检只检查空腹血糖,据专家说中国人得糖尿病,往往从餐后血糖超标开始。只有不到20%的糖尿病人,是通过检查空腹血糖发现的。
我告诉老刘,当务之急是赶紧去买个血压计,每天分时段检测高峰、低谷血压。另外去医院做个生化检查,最起码查一下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四项。这几项如果在社区医院查,只需90多元。如今医保可以报销门诊费用,自费部分不到20元。
一般人分享就医经验,不会细化到价格,通常会建议检查项目越多越好,拍个心电图、脑电图,肝肾功能都查一遍,当然更好。然而生活中不少人经济状况不好,一下子花上两三千去做检查,会让他们望而却步,继而选择硬撑,听天由命。我曾经穷过,对此感同身受,所以知道劝人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老刘是个自由职业者,收入比较低,对于价格高度敏感。如果不告诉他具体价格,他多半会想象得比实际高许多,然后找个理由拖延下去。显然20多元有点出乎他的预料,所以第二天早上,他就去了社区医院。下午报告出来了,除了本应偏高的“高密度脂蛋白”不高,其余5项全部超标,十有八九早已是糖尿病人。我给他推荐了一款血压计,网购仅需90多元,不知道他是否依然嫌贵了,没有买。不过老刘去他家附近一家药店,免费测了一次血压,超标了不少。
“不应该啊,我们家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基因……”老刘有些不解。
我打听了一下,他母亲健在,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死因是心梗。我告诉老刘,心梗是结果,起因很可能是基础疾病,比如长期糖尿病、高血压。我们父母辈的人,往往一辈子也没做过正儿八经的体检,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有没有基础疾病。这就造成了我们常常误以为没有任何家族遗传病,因此没有未雨绸缪,加强预防。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我没有很详细地分享看病经历,老刘很有可能一直撑着,直到有一天突发重病酿成悲剧。对于不少人,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就医信息,给他们规划一条心理上可以接受的就医路径,对于他们不耽误病情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