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海的苍南怎么火出圈

政协委员向县委书记献计

  联谊报讯  连续四年入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168黄金海岸火遍全网,剑指“中国东海岸一号公路”……有山有海有沙滩的浙江“南大门”苍南县,自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旅游品质不断优化、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日前,苍南县政协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县委书记张本锋、县政协主席叶信迪与政协委员、专家、有关协会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

  一部清丽、激昂的苍南城市形象宣传片《“无尽蓝绿”:苍南谣》拉开了本次协商活动的序幕。

  县政协委员、县教育局办公室《教育志》编辑周功清建议,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打造,以金乡、蒲城为核心,建立中国海防文化研究中心,打造中国海防文化博物馆,积极申报“中国海防文化之乡”。

  县农业农村局美丽乡村建设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薛思源提出,推进马站、赤溪、桥墩、莒溪等农业强镇农旅产业在基础建设、空间布局、业态培育、产品开发、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整体谋划,探索“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科技创意”融合,丰富农旅业态,拉长产业链条,使农旅融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县政协委员、马站镇党委委员林楠认为,将特色传统节庆项目作为引擎,利用冬春之交的物资交流节、小年节、“太平龙迎新春”、“莒溪刀轿”等活动,增人气、涨热度,让“淡季不淡”。

  县政协委员、乡客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士伟建议,尽快出台推进乡村民宿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等资源发展民宿产业。

  县政协委员、县药协秘书长李舜利建议,打造原生态大型实景演出——“印象苍南”,开启苍南文化旅游的新篇章。

  县政协委员、县医保局医保中心主任杨茂鹏呼吁,深度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历史内涵、民俗内容等,恢复、再生、还原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打造具有苍南特色的旅游IP。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卞显红提出,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在促进消费、投资及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把文旅产业打造成苍南县具有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新兴产业。

  温州大学旅游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金海峰建议,抓住杭州亚运会契机,推进旅游业与体育业由单一化向复合融合化发展。

  北京电影协会副会长许一顶提出,通过影视精品创作,为苍南打造新的城市名片。

  温州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叶宣伟认为,要完善168黄金海岸自驾沿线设施,开发设计符合自驾游特性的线路产品,促进文旅消费。

  省农家小吃协会副会长、温州市小吃协会会长郑光雨建议,在各镇(街)打造苍南特色小吃街区,引导经营主体集聚发展,做大“小吃经济”。

  县文广旅体局、旅投集团等职能部门单位针对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现场回应。

  “此次协商选题准、准备足、视野阔,对下一步苍南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具有较大启发。”张本锋说,要优化体制机制,切实形成共抓全域旅游的浓厚氛围;提升规划设计,多维度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工旅融合;打造标志成果,充分发挥苍南山海资源优势,打响滨海旅游品牌;加大政策扶持,通过精准生动的特色营销,让苍南的“酒香”飘出温州、飘出浙江、飘到全国。

  叶信迪表示,抓好文旅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政协将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建真言、出实招,助力全域旅游成为苍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通讯员  李静静  肖婉君

  本报记者  徐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