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让越剧事业薪火相传
王思 朱丹青
![]() |
![]() |
![]() |
![]() |
![]() |
□通讯员 王思 朱丹青
她是两袖清风的一钱太守刘宠,是悬梁刺股的六国之相苏秦,是御姐范儿的职场女性朱迪,是观众和粉丝心目中的“琳哥儿”。她,就是80后越剧小生张琳。
她有着很多头衔,却一直以越剧演员自称。从艺多年,她始终植根于越剧艺术这片沃土,以高超的表演艺术回馈观众,努力为越剧事业的发展、为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竭智尽力。
“在舞台上,我扮演过很多形象,有人说是我塑造了这些角色,但我觉得正是这些角色成就了我。”择一事,终一生,今年已是张琳从事越剧事业第32年。
来自越剧的故乡嵊州,耳濡目染的熏陶,让张琳从小就爱上了越剧。
一岁半开嗓,三岁半独立演唱,14岁以优异成绩进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无论严冬酷暑,在排练场上都可以看到她练功的身影,时常因为一个小细节而百遍、千遍地重复练习。“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们都知道。”
2008年,张琳领衔主演大型历史廉政剧《一钱太守》,饰演东汉著名廉吏刘宠,把其以廉为本、恪守原则、亲民爱民的好太守形象刻画得形神入骨。2017年,凭借《一钱太守》中的出色表演,张琳获得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首位获得中国戏剧界最高荣誉的80后越剧演员。
对于张琳来说,舞台就是生命,戏比天大。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屈原》巡演之际,张琳结石发作痛得无法正常站立,而这场演出没有B角,她只能躺在医院病床上边输液边让化妆师为自己化妆,最后带病完成了演出。
“守正创新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则,我们继承的是越剧独特的审美品格,创新的是表演方式、技术手段。”张琳认为,作为一名越剧演员,在艺术耕耘道路上,只有永葆从业之初的激情与热情,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为观众和时代留下更好的作品。
对于每一位演员来说,没有观众的舞台是不完整的。张琳对观众始终心怀感恩:“每当看到台下一个个专注的眼神,我就会忘记一切,为观众演好戏,是我不变的初心。”
小百花越剧团平均每年下乡演出上百场,无论是在流光溢彩的城市舞台,还是在简陋朴实的农村戏台,张琳都会倾尽全力完成每一个角色。
“有些演出的地方比较偏远,当地戏迷很少有机会看到专业剧团的演出,有些乡亲为了连看五天的戏,把铺盖都搬到了演出地点,看完戏就躺在长凳子上,一早醒来坐等看戏。”因此,每当大幕拉开,张琳总是用最好的状态来回馈观众。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张琳认为,越剧既要培养年轻演员,也要培育年轻观众。她在自己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对年轻越剧演员倾囊相授,将越剧的火炬传下去。
2011年,张琳成为柯桥区政协委员。多年来,她立足自身实际,积极为戏曲艺术传承发展鼓与呼。
今年1月,张琳成为省政协委员。首次参加省政协全会,她提交提案《关于讲好“浙江故事” 用新文创打造浙江文旅IP的建议》,呼吁采用“新文创”模式,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相互赋能,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和IP构建,进一步繁荣浙江文化旅游事业。
“作为一名文艺界委员,我要努力为越剧事业发声,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传统戏曲,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灿烂的光芒!”张琳表示,在今后的履职道路上,将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更好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用心用情为民代言、为民建言、为民造福。
委员名片
张琳,省政协委员、绍兴市柯桥区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国家一级演员,柯桥区戏剧家协会主席、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副主任,获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