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政协“民生议事堂”助力
“指尖技能”化为“共富动能”
徐文燕 李晓荣
联谊报讯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生议事堂”积极牵线搭桥,通过对接省侨联帮扶资源,助力农村留守群众在家门口通过来料加工就业增收,将“指尖技能”转化为“共富动能”。
来料加工具有“三低两大”,即就业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就业自由度大、就业拉动力大的产业特点,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没有污染的工厂”。
景宁东坑镇“民生议事堂”开展了以“来料加工增收 夯实共富基础”为主题的协商活动。镇履职小组成员、村干部及经纪人代表等走访了东坑玩具来料加工点,详细了解基础设施、机器配备、产品生产等情况,并达成共识,助力解决加工场地不足、供货渠道不稳等问题,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推进“互联网+”,拓展附加值较高的货源。
会后,东坑镇积极同各方展开沟通对接,向省侨联争取来料加工优质扶持资源,让留守群众通过自主劳动增加收入。
日前,“浙江省侨联三星级侨助工坊”落户东坑镇。中国来料加工联盟协会会长周伟力承诺,将为东坑镇发展来料加工解决货源、销路、技术等关键问题,并协助经纪人选择适合本地劳动力且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
这一帮扶资源,对有效解决东坑镇近3000名留守群众中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极具意义。
东坑镇“民生议事堂”于2022年6月成立,目前已围绕群众关注点开展多次协商。“民生议事堂”召集人、东坑镇党委副书记吴希斌表示,将充分发挥好政协履职小组作用,着重关注协商议事“后半篇文章”,助力将“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提出的意见建议逐项落实到位。
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李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