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钱塘科创”金名片
政协人步履不停出实招
周佳
联谊报讯 为积极响应杭州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钱塘依托区位优势、错位发展,争创先行区,在政策环境、机构平台、体制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区创新指数排名全省前5,其中科技投入指数、科技产出指数以及创新环境指数均位列全省前三,R&D经费投入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二。
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今年以来,钱塘区政协成立课题组,聚焦科技创新,走访22家单位,并赴武汉、苏州等地学习考察,形成扎实的调研报告。
在此基础上,近日,区政协召开“请你来协商·深化科技创新,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专题协商会。区政协经科委负责人作主旨发言,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高校代表等,从高级技工人才培育、中试基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大仪设备共享、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民进钱塘区总支部委员会会员胡锦阳、俞丹建议,创新高校培养模式,采用“以赛促训”的方式强化就业导向,对不同类型的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提升激励政策,扩展“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建立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致公党钱塘区支部委员会党员、杭州医药港管理办公室企业服务部干部练晔认为,以科研服务、成果转化、创新孵化为导向的高能级平台需要加快完善考核机制,把牢新平台引进入口关,多措并举提升平台管理实效。
区政协委员、浙江向上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裘宁敏说,要以科技创新服务为主线、优质项目合作为抓手,构建转移转化、产业孵化以及共享机制,通过组建智库、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打造职业技术经理人队伍、促进平台和人才国际化建设、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等五大措施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交易。
区政协委员、明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邵诚认为,在金融赋能科创企业方面要确保基金独立运作,加强容错机制建设,推动国有与民营合作基金制度化。
区政协委员、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科研部部长胡誉怀建议,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政策的落实,编制科技成果转化操作手册,真正实现人才价值驱动,从产业和市场需求出发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区政协委员、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唐建飞提出,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根据行业特点建立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强化成果产业化阶段的投融资服务。
“中试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卡脖子’问题。”区政协委员、杭州吉华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钱涛建议,设置中试研究、虚拟实训和分析测试三大功能模块,构建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推动中试基地加速落地见效。
中国计量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徐文龙认为,推进大仪开放共享机制首先要完善大仪共享经费、优化配置原则等,再按共享性对大仪进行分类管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步改革,形成产教融合、校地合建机制。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逐一回应,并表示将充分吸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马于惠表示,将完善体制机制,明确目标导向,聚焦五大产业,加强闭环管理,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的服务保障,打响“钱塘科创”金名片。
通讯员 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