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枫桥经验”更好融入治水工作

诸暨政协深入调研协商

  联谊报讯   诸暨市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共有江堤318公里、大小湖畈66个、山塘水库1145座。为充分管好护好用好水资源,当地创立了以自然水系、流域或以共同受益的水利工程为纽带的群众性管理水利日常事务的自治组织——水利会,走出了一条涉水矛盾不上交、管水平安不出事、治水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式”治水路径。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提档升级基层水利会建设,更好发挥水利会作用,既是一种历史传承,也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3月以来,诸暨市政协成立民主监督小组,由市政协副主席陈焕带队,先后赴水利局和次坞镇、枫桥镇、姚江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枫桥镇栎新、西畈水利会和姚江镇水利会,深入了解当地水利会运行情况,形成民主监督报告。

  在此基础上,日前,市政协围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提升基层水利会建设”举行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与相关部门、水利会负责人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分享经验做法、剖析问题短板、提出意见建议。

  目前,全市共有水利会组织24家,在职人员68人,主要分布在浦阳江干支流两岸10个镇(街)。多年来,水利会在防洪救灾、排涝抗旱、调解水事纠纷等方面发挥了战斗员、巡查员、监督员、宣传员的作用,但当前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服务保障不够有力、队伍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

  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副校长何勇武建议,进一步推动水利会的规范化建设,增强组织的生命力和活力,有效减少“行政化”倾向。

  市政协委员、浙江道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章海涌提出,要以公司化、协会化的方式将水利会组织合法化,优化考核机制,细化服务项目。

  “要加强队伍建设。”市政协委员、市水利局水库管理中心主任斯斌超说,要把握好新进专职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完善薪资保障体系,有效引导优质人员加入水利会队伍。

  暨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海浩认为,要推进水利会组织合法性,支持督促符合条件的水利会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为具有法人资格的规范性社会组织,让其具有承接部分服务的功能,从而提升“造血”能力,降低财政资金投入。

  枫桥镇副镇长郦鑫说,要将“枫桥经验”的精髓更好融入治水工作,确保机制运行一条线、服务保障一条龙、队伍建设一支兵,做到第一时间接收、处置、办结、反馈涉水问题信息,从源头处理上下游、左右岸水事纠纷。

  市府办以及市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水利局、公管办等负责人对大家的意见建议一一作了回应表态。

  副市长童云英说,诸暨水利会是全国特有的群众性水利自治组织,历史悠久,与“枫桥经验”一脉相承,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齐心协力把水利会建设好,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擦亮新时代“枫桥经验”金名片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本报记者  张丹丹  通讯员  俞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