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人!”
义乌、莲都政协共建山海协作委员工作室
金波 余超 董思婷
联谊报讯 从“三园三馆”到科创飞地、产业飞地,义乌、莲都山海协作11年已结出丰硕成果。最近,两地又有新动作,山海协作委员工作室成立了。
围绕“加强山海协作,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共富”,日前,义乌市政协、莲都区政协开展专题协商,共商山海协作大计,共话山海协作友情,共建山海协作委员工作室。
目前,两地已形成从“飞楼”(莲都大厦)孵化到“飞地(义乌-莲都‘产业飞地’)+基地(莲都特色生态产业平台)”的枢纽型飞地格局。协商会上,两地政协委员为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积极献策。
“我们是一家人!”作为在义乌创业的丽水人,山海协作委员工作室召集人、荣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季方荣十分激动,“我们要当好义乌莲都山海协作升级版的助推者、奉献者!”
义乌市政协委员、卓越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坚提出,要进一步畅通山海协作交流机制,让更多企业、社会群体参与进来,同时,打通供需平台对接机制,实现平台共建、产业共兴、项目共引。
在义乌市政协委员、力天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虞振刚看来,义乌和莲都要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举办推介活动,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
当前,义乌与莲都正着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莲都区政协委员、万洋众创城集团浙南事业部总经理梅伟认为,应继续开展新兴产业延链合作,推动传统产业转移。
“要助力莲都大厦入驻企业尽快融入两地发展格局。”莲都区政协委员、民建莲都区委会副主委翁阁谞提出,莲都与义乌两地要着眼于“山”和“海”的优势,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市场互动。
莲都区政协委员、超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丽红呼吁,要借助义乌的渠道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加快莲都特色产业产品“出山跨海”,让两地产业特色实现互利互惠。
义乌市自贸区管委会、发改局、经信局、建设局、商务局、商城集团、福田街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态,将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能量互赋,完善协作机制,健全协作渠道,积极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
莲都区副区长莫乐平表示,莲都、义乌两地将聚焦建设产业飞地这一核心内容,深化产业链、电商物流两个协同,推进援建项目、共富工坊、消费帮扶三项工程,使两地“山海协作”再攀高峰。
义乌市副市长龚淑娟表示,将持续推进产业、供应链、共富工坊与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在组链延链强链、高标准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提升农民农村两项收入、推动社会事业互助发展上继续走深走实。
莲都区政协主席李邦生说,开展跨区域联动协商,既是两地政协加强联系、增进沟通、相互赋能的新探索,也是发挥优势助力共富的生动实践。要用好山海协作委员工作室这一平台,加强跨区域联动协商,汇集智慧和力量,为“山海协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此次协商活动,不仅拓展委员协商建言的广度和深度,也将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到‘山海协作’促共富的实践中来。”义乌市政协主席陈小忠说,要以山海协作委员工作室为平台,围绕经济交往、营商环境、文化交融多提建议,联合推进两地合作新路径、新业态、新项目,更好为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汇聚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金波 余超
本报记者 董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