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两场“民生议事堂”

富阳政协助力东梓关跑出共富加速度

  联谊报讯 去年11月,杭州富阳场口镇举办“民生议事堂”活动,为东梓关如何吸引游客出谋划策。

  半年过去了,这个“五一”假期,东梓关迎来了乡村旅游的“大考”。

  “‘五一’期间,全村30多家民宿、100多个房间都订满了。”

  “每天客流量约1万人。”

  游客来了,服务、业态跟上了吗?游客留下了吗?村民增收了吗?

  围绕“提升东梓关整体能级  打造新时代共富示范”主题,近日,场口镇再次举办“民生议事堂”活动,深度谋划东梓关如何成为下一个“有风的地方”。

  “村里做什么?本村业态做什么?引进的市场主体做什么?”东梓关村驻村指导员俞燕萍率先抛出三个问题。她说,村里要做到整洁化、有序化、优美化,业态要做到标准化、产业化、差异化,通过政府的引导让市场主体热起来,让东梓关的游玩项目更丰富。

  郁达夫小说《东梓关》、孝文化、骨伤中医……村民代表许潮明说,东梓关的特色资源很多,要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内涵,做好差异化文章。他还提到,《联谊报》曾刊登的《东梓关房客》一文中,介绍浙派古琴传人、斫琴师孙江云在村里研究古琴斫制与修复,推广古琴文化。“如今房租到期,眼看孙江云即将搬走,能不能把他留下来?”

  场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建华立即表态,将深入了解情况,积极跟进关注。

  “五一”期间,村里举办了“江鲜第一锅”活动,每天免费发放300份特色美味鱼鲜。“垃圾分类处理很重要。”区政协委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唐焕庆观察细致,建议把垃圾桶高度调低,方便游客品尝完江鲜后规范投放垃圾。“通过这些小事提升东梓关服务内涵,让大家来了一次还想来、还想带其他人来。”

  区政协委员、区发改局副局长赵晓英认为,要充分发挥党员、乡贤的力量,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每间房屋、每块土地都不闲着,让每一份手艺都重获新生,让每一笔资金都有“造血”能力。

  东梓关村运营方负责人许谦现场回应,将把社会资本引进来,实现乡村规划和品牌文化建设一体推进。“许春和大药房的开发已在计划中。6~8月,我们将抓住‘露营热’,主攻年轻人市场。”

  第二次走进东梓关的“民生议事堂”,区政协副主席孙柏平欣喜地看到了新变化。他说,接下来要通过文化引领抓特色、做亮点,通过市场引领抓业态、促发展,通过党建引领抓资源、强保障,将东梓关村打造成样板村。

  本报记者  陶迈卿  通讯员  王梦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