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海盐街道书记的心声
“民生议事堂”,来了还想来!
俞峻 顾芷怡 蒋蕊瑶
联谊报讯 “每场‘民生议事堂’活动都干货满满、收获满满!”在海盐县望海街道“民生议事堂”活动现场,望海街道党工委书记宋伟庆说出了心里话。
望海街道是海盐县工业三大主平台之一,规上工业产值已破百亿,发展势头良好。目前街道共有工业企业677家,园区企业员工总人数约1.5万余人。
近年来,辖区企业面临人才引育留用等难题,是县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成为海盐政协履职的着力点。前期,委员们通过实地走访、线上调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工业企业,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和诉求。
会上,望海街道委员履职小组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聚焦工业企业人力资源引育留用,开展协商交流。
“目前望海街道主要存在人力资源供需信息不对称、企业配套设施不足、政府整体服务有待提升等问题。”协商会上,王海峰委员代表课题组建议,优化政府服务,改善园区用工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深化就业培训,加强就业宣传。
安居才能乐业。陈震、陆首萍两位委员建议,以政府统建的形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住房,企业以租或买或补助的形式,解决员工的安居难题。
“针对外来务工者越来越少的现状,企业要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吸引力。”企业界委员黄文峰有感而发,认为要用感情、用待遇、用文化留人。
沈进委员建议,对于用工比较集中的产业,由政府牵头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定点培养,培育本土人才。
徐美根委员和企业代表秦龙希望,进一步完善浙里办企业用工需求平台,主动对接企业,做好用工服务,让平台发挥更大作用。
工业社区书记代表们认为,可将辖区内闲置房屋提供给企业作为员工宿舍,同时定期登记居民的求职需求,与企业做好对接,还可利用户外电子屏巡播等途径展示招工信息,畅通供需两端的信息渠道。
县经信局与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协调,多管齐下帮助企业解决外来人才的住房与子女就学等问题,同时创新外出招工模式,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探企”等活动,让求职者更直观地了解企业工作与生活环境。
今年以来,海盐县政协望海街道委员履职小组围绕打造家门口的品质公园、电动车充电装置建设、发展海盐尺糕非遗项目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多场“民生议事堂”活动,切实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怪不得宋伟庆直言:“‘民生议事堂’,来了还想来!”
通讯员 俞峻 顾芷怡
本报记者 蒋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