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桦:不管多远,家乡永远是我的根

  □通讯员  许旻妍  本报记者  董思婷

  “我将不遗余力推动深圳金华两地合作,助力家乡共建共富。”童星桦是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火炬手,他说:“不管走得多远,家乡始终是我的根,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想要出去闯一闯!”1991年,童星桦抱着这样的念头,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大学工作,离开家乡金华,到深圳发展。

  到深圳后的童星桦,刚开始以打工为生。那一年的除夕夜,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独自一个人在出租屋里,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听着窗外喧嚣的鞭炮声。

  经过艰苦奋斗,童星桦抓住机遇,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994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业务从贸易、酒店、制造业逐步拓展到高科技产业。多年拼搏,他终于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个人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童星桦还身兼多个社会职务,为在外金华人作了不少贡献。

  2012年,深圳市金华商会正式成立。

  “商会会长要有义工精神,服务、奉献、团结在外婺商,还要有家乡情怀,始终心系家乡发展。”金华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最后,大家推选童星桦担任深圳市金华商会首任会长。

  “我就是一个服务员,服务在深圳的金华企业,服务家乡建设。”在童星桦的带领下,深圳市金华商会积极助力家乡招商引才工作,多次组织粤港澳企业家和清华校友到金华考察项目,寻找合作机会。几年来,已经为金华市招商引资上百亿元,助力几十个重大项目落户。

  事业虽在深圳,但童星桦始终心系家乡,他是第一批回乡投资的婺商。如今,童星桦一如既往地为金华市的招商工作穿针引线,在深圳、金华两地来回奔波。

  “如何把深圳的优势转化为支持家乡建设发展的动能?”2020年,童星桦协助金华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把环宇企业集团引进金华。在项目的考察、场地的选择、设备的投入等方面,童星桦全程参与,最终,芯片封装测试、裸芯片储备中心、军用老化检测设备、芯片激光切割设备、视觉科技、产业基金等多个项目顺利落地并投产。

  目前,环宇企业集团和上下游企业在金华已落地项目近十个,多个项目投产和运营。金华历史上首条芯片生产线从安装、调试到试流片,仅一年时间。

  “环宇企业集团的项目落地,为周边村民创造了500多个就业岗位,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还从全国各地引进各类人才100多名,优化了金华人才结构。”在金华市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行动中,童星桦作为乡贤代表在会上表示,将继续助力家乡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以产业兴旺带动经济繁荣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把握历史机遇,把金华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电子产业研发、制造和批发中心》《切实做好对台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金华市政协委员,童星桦提交了一批有深度、可操作的提案。在“九城市政协共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活动中,童星桦提出,要加强互联互通,深化科技赋能,推动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在市政协全会期间,童星桦积极献策,建议相关部门利用金华影视基地聚集优势,让地标建筑和特色风景经常在电视剧中“露脸”,提高金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白沙溪》电视散文系列片播出、金华各地的人文历史和风光照片……童星桦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家乡,表达对家乡浓浓的爱。

  “为什么对家乡发展如此尽心尽力?”面对这个问题,童星桦说,“家,是乡愁最浓郁的字眼。我愿为家乡贡献所有力量!”

  委员名片

  童星桦,金华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金华商会会长,信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