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维侠:这位“侠姐”,真暖心!
徐文燕 彭晨婕
![]() |
□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彭晨婕
前不久,贾维侠带着青年志愿者们,又一次走进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的小夏(化名)家。
2018年,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夏得了白血病。这一场大病,花费了80多万元,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小夏还曾一度放弃求生念头。
“直到我们遇见了侠姐志愿服务队。”小夏妈妈说,志愿者们一直陪伴,对小夏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学习辅导,让一家人灰蒙蒙的生活再次有了色彩。
新学期,侠姐志愿服务队为小夏争取了“焕新乐园”项目,让小女孩有了崭新的书桌和文具。
贾维侠,人如其名,侠骨柔情。2007年,她创办了侠姐工作室,积极调解家庭纠纷,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侠姐”。
贾维侠非常关注妇女儿童权益。她做的最暖心的一件事,就是开启“陪伴者计划”。十几年来,侠姐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关爱陪伴困境儿童550余名,为他们募集助学金,助力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健康成长。如今,志愿者总人数达858人,陪伴困境儿童18万小时。
今年9月2日,第七届浙江慈善大会举行,132个公益慈善典型获颁“浙江慈善奖”。这是浙江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项,侠姐志愿服务团队的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名列其中。
“我们希望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家庭责任感、社会归属感和心理健康程度。”贾维侠说。
从2010年开始,贾维侠就开始关注困境儿童,他们有的没有父母监护,有的得了严重疾病或残疾,有的来自困难家庭,亟需社会关注和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自此,贾维侠带着团队开始做四件事:根据孩子的真实需求,进行个性化陪伴;利用寒暑假举办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开展长期的定期回访;建立成长档案直至成年。
这些志愿服务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新新(化名)是最早受助的儿童之一。他的爸爸在海外工作多年未曾归家,小时候的最大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国际导游去找爸爸。当时,志愿者们陪他学习绘本、观看各国纪录片等,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提升自我认同感。2020年,新新兴奋地打通了贾维侠的电话,“我的愿望成真了,我考取了导游证!”
新新后来也成了志愿者。像他一样,许多受过帮助的困境儿童在成年后成为项目志愿者,从被助者转为助人者。
对于新接触的孩子,“侠姐”和团队志愿者会对其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实际境况。在征得同意后,与其家庭签订知情同意书,为他们提供定期的入户陪伴、团体活动和家庭共建等服务项目,陪伴孩子成长,帮助他们走出阴霾、融入社会。
在入户陪伴中,志愿者前往孩子家中辅导写作业、培养自理自立能力、与孩子交流和玩耍。在集中陪伴活动中,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堂、为其科普防诈防溺水等重要常识。
项目开始至今,新鲜血液不断涌入,现已发展为超过800人的志愿团队,不乏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在政府与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项目资金也有了稳定来源,保障了项目的健康发展。”贾维侠说。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贾维侠积极为妇女儿童呼吁,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完善对孤儿及事实孤儿的帮扶兜底的建议》《关于制定女性创业、就业、生育的优惠政策的建议》《关于建立老年人痴呆防治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议》等提案,相关提案内容,被区委区政府吸纳。
在侠姐工作室门口,贴着“我是党员”“我为你服务”的小条幅,室内墙壁上挂着各种合影,其中最多的是“侠姐”团队服务民众的身影。群众们点赞说,“侠姐”所做的工作琐碎而平凡,她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用爱心传递温暖,用侠骨演绎柔情,用行动诠释了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委员名片
贾维侠,丽水市莲都区政协委员,莲都区“侠姐志愿服务队”创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