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事关孩子健康成长
海宁政协深入调研协商
朱水建 周洁 蒋蕊瑶
联谊报讯 落实好“双减”政策,事关孩子健康与成长。日前,围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题,海宁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市委副书记、市长许红莲与政协委员共商共话育人大计。
市政协将“落实‘双减’政策”列入今年的重点协商课题。前期,市政协教科卫体与文化文史学习委课题组设立8个子课题组开展深入调研,全面走访海宁各相关部门单位,并赴金华、绍兴学习考察,面向教师和家长设计发放调查问卷1.2万余份,还通过网络平台在政协委员中开展主题议政征求意见,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
会上,市教育局通报海宁市“双减”工作情况,市政协教科卫体与文化文史学习委课题组负责人汇报课题调研情况。
“建议为参加延长晚托的小学生配备一餐点心,为初中生购买一份意外保险。”海宁一中校长邬明杰委员率先抢过话筒,他建议通过优化托管时间、错时放学等方式完善托管服务,加强学生安全保障;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
吴育忠委员建议,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课后作业要提质增效。
张欢委员提出,引入社会力量强化课后托管支撑,并辅以提供规范进校政策保障、建立社会机构准入机制、加强社会力量监管评估。
“通过完善工作管理方式、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激发教师工作动力等措施来帮助教师减轻倦怠感,增强幸福感。”潘露委员说。
何丹杰委员认为,要多部门合作形成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机制,对学员收费情况采取全流程监管和抽查抽检,确保所有学费纳入监管账户。
金晓翔委员则提出,由政府主导,推进海宁市研学实践基地建设;根据不同学段研学需求定制研学内容、配强硬件设施,加强研学实践基地的教育综合体验。
俞叶良委员将视角聚焦在青少年宫的作用发挥上,认为“双减”形势下应该积极推动中心城镇青少年活动场馆全覆盖,强化青少年宫教师队伍建设。
庄静菲委员呼吁,提升家长能力建设,强化家校沟通、抓好“家长学校”建设、宣传正确的家长教育观。
市政协副主席魏国强认为,应抢抓机遇引进和培育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课堂质量,不断满足家长学生需求期待。
针对现场委员们的建言,副市长徐洪华回应:“关心教育就是关心未来,政府部门自身要更加努力,以实际行动展现海宁教育这张金名片。”
“调研细、定位准、建言实,会后将作专题研究、充分吸收,将委员们的建议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许红莲充分肯定本次专题协商会,她表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强化部门协同能力;做到监管标准不降、工作落实不降、查处力度不降;更好激发教师团队潜力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
市政协主席周红霞表示,市政协将加强学习宣传,着力在委员、群众中凝聚共识;持续跟进促转化,注重问题导向,及时梳理报送,动态跟踪督办;发挥优势常助力,立足界别群众关注,深入开展调研监督,持续建言献策,在落实“双减”政策中体现政协担当。
通讯员 朱水建 周洁
本报记者 蒋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