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彦山:连环画中赓续“红色血脉”

  □通讯员  朱少珍  翁恺科  本报记者  徐文燕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松阳县樟溪乡幼儿园收到了当地力溪连环画艺术馆赠送的260余册图书,其中大半是连环画,让小朋友们爱不释手。

  近年来,松阳县走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积极推进“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2019年,邵彦山在松阳力溪村创办了全国首家乡村连环画艺术馆。

  潺潺的力溪旁,艺术馆藏身于土墙黛瓦的民居群中,满溢的艺术气息让这栋老房子与众不同。走进馆内,一楼摆放多个书柜的连环画、可供阅读休闲的桌椅等,二楼是悬挂连环画名家手稿的展厅。

  邵彦山介绍,这里已经存放了上万本经典连环画和精品连环画手稿。市民、村民和游客等都可以前来免费参观、阅读和欣赏。

  “村里孩子课余时间,更是喜欢钻在这里看小人书。”力溪村村民、艺术馆工作人员李超梅笑着说。

  松阳,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灵动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众多保护完整的传统村落,给了连环画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艺术馆开馆后,第一年就推出了国内首本浙西南革命斗争故事《红色浙西南——松州风雷》原创连环画,展现革命先烈刘英、粟裕带领红军挺进师来到松阳县安岱后村开展革命运动的红色往事。

  此后,《刘英与浙西南》《霭溪支部》以及《叶法善》《张玉娘》等松阳历史名人系列连环画先后出版,展现松阳樟溪清廉文化的《清廉樟溪》紧接其后。具有松阳元素的原创连环画一出版,就受到了全国连环画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邵彦山的近期计划,是将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张玉娘的诗词以书画作品形式展现,目前已投资了200余万元,收到书法创作和绘画创作近50幅。与此同时,《挺进师与松阳人民》《粟裕在松阳》等革命题材连环画的创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邵彦山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连环画这项传统艺术焕发时代光彩,让大家寻回遗失在记忆深处的美好。

  力溪连环画乡村艺术馆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全国著名的连环画艺术家陆续入驻,目前已有9位艺术家在力溪村成立了工作室。

  一座乡村艺术馆和9间工作室进驻,让力溪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村里每周有小活动,艺术家和全国连环画收藏爱好者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开展拍卖等活动;每月有大活动,一个又一个画家出现在松阳这个千年古县,用他们的一笔一划,描绘出松阳最纯真、最原生态的样貌。

  从2019年到2021年,这里连续三年举办艺术节,全国连环画艺术家、出版商、收藏爱好者欢聚一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采风、拍卖等活动。

  现在的力溪村,不仅人文气息浓了,村庄面貌也发生了改变。

  力溪湖是4A级旅游景区松阴溪的一个节点,力溪村就紧挨着力溪湖。走在村子里,水清岸美、绿树成荫,一派田园风光。这两年随着村庄的变化,村民自觉自愿呵护美丽乡村、保护力溪湖的意识逐年增强。

  艺术馆也让力溪村的新型业态得到了培育发展,让村民在家就能挣到钱。

  叶女红是力溪村民,艺术馆落户力溪后,她的老宅被租下,打造成了“连环画之家”。前来采风和创作的连环画艺术家大多住在她那里。她不仅能拿到年租金,还和很多艺术家成了朋友,“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县政协委员、县文联主席叶东香看来,力溪连环画艺术馆已经成为主客共享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邵彦山作为一个新松阳人,通过艺术家的视野,对松阳的历史文化进行全新的诠释和展现,推动了艺术乡建,讲好了松阳故事。”

  “虽然来松阳不到三年,但松阳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归属感。”邵彦山说。

  加入政协这个大家庭后,邵彦山感觉到,当地村民们更愿意与他交流了,会敞开心扉告知他困难和想法,也让他更希望融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

  前不久,他和县政协文学艺术界委员一起,带领村民们参观了自己制作的“连环画讲党史”“同心向党·连环画讲政协史”展板。

  邵彦山说,制作这些展板,是为了引导群众步调一致同心向党,建设乡村振兴新局面,投身“两个先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樟溪乡党委书记鲍绍铭说,文化的力量,润物细无声。连环画艺术馆已经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和群众共享阅读空间、松阳党员干部“初心之行”的红色学堂。

  目前,当地正打造全省首个连环画文化红色研学基地,亮出“一村一品”特色党建品牌。

  不仅如此,邵彦山还与各乡镇联合开办“红色讲堂”,每月开展连环画讲党课、连环画讲党史活动。“希望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松阳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新生机。”邵彦山说。

  委员名片

  邵彦山,松阳县政协委员,中国连环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力溪连环画乡村艺术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