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
缙云政协“民生议事堂”谈“婚”论“嫁”
麻灵芝 徐文燕
联谊报讯 “县工会及妇联经常举办青年联谊活动,可以将活动地点放在胡源乡。”“建议民政局在胡源探索设立婚姻登记点,让慕名而来的青年男女可以直接在这里办理婚姻登记。”“将毛氏宗祠外的这条街,改造成婚嫁用品民俗商业一条街。”“和黄帝文化结合,让游客体验黄帝与嫘祖时期的婚礼形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婚礼都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七夕将至,缙云县政协“民生议事堂”走进婚嫁民俗历史悠久的胡源乡,共话红妆婚嫁产业基地打造。
“张山寨七七会”是活跃于胡源乡的一项传统民间民俗大型文化集会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献山庙由群众自发组织举办,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该庙会是缙云民俗文化的缩影,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和民俗研学价值,其中的表演内容之一“叠罗汉”先后六次登上央视舞台。
近年来,胡源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对优质生态、奇秀山水、红色文化等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激活一方绿水青山,2021年获评“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2年落地省级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
此次“民生议事堂”在当地毛氏宗祠举行。一开场,胡源乡党委书记徐佳佳首先给大家讲述了《陈十四娘娘斩青蛇》《神仙造古方塘》等故事,重点介绍“张山寨七七会”。
如何挖深挖细“张山寨七七会”这项非遗文化的内涵?
县政协委员、胡源乡团委书记褚辰超认为,“张山寨七七会”是胡源乡打造特色产业的基础,要注重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县文广旅体局非遗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黄丽蓉建议,可与文旅部门对接,关注和加强非遗文化“叠罗汉”等传承人的培养。群众代表章金松说,要不断挖掘整理“张山寨七七会”的相关故事,做好宣传,吸引游客到胡源“求姻缘”。
此次协商议事的重点,聚焦在如何将红妆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吸引当代青年男女的关注。
县政协委员樊跃珍建议,改造婚嫁用品民俗商业街,打造“把喜气带回家”文创IP,将未婚男女、想拍摄中式婚纱照的夫妻、期盼子女有美满姻缘的父母、金婚银婚夫妇等纷纷吸引到胡源乡来。群众代表马鑫飞自豪地说,胡源乡有钟灵毓秀的山川河水,有三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古方塘等,打造红妆基地时既要凸显红妆婚嫁文化,又要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来客的旅游体验。县政协委员、县总工会副主席胡瑞进和县妇联干部李文升不约而同提出,要将青年联谊活动办进胡源乡。他们建议,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拉长“张山寨七七会”旅游产业链,提升乡镇游客接待能力。
“古代婚礼有八大件,我们也可以打造胡源八大件。”“还可以与团委即将推出的亲亲恋APP相结合,推出婚恋系列活动。”……从设施建设到资源整合,从产业发展到产业融合,大家在这个浪漫之乡谈“婚”论“嫁”,意犹未尽……
通讯员 麻灵芝 本报记者 徐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