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松阳政协委员上街找车位
朱少珍 徐文燕
联谊报讯 “你们在找车位?这是啥情况?”松阳市民王先生在路上看到一群特殊的“红马甲”,后背贴着“政协委员找车位”,忍不住好奇地上前询问。
“我们正在帮大家找出可以停车的空位,助力解决停车难。”县政协委员叶慧勤笑着答疑,从撰写提案建言到实地破解难题,她觉得新鲜又充满干劲。
这是松阳县政协“政协委员找车位”活动现场,195名政协委员与政协机关干部走进大街小巷,把散落各处的停车空间找出来,为相关部门规划建设临时停车场(位)提供线索,提出建议,以实际行动助力缓解群众停车难题。
“这个地方我觉得可以改造一下。”在松阳县中医院附近,县政协委员蓝丽芬环顾了一周,拿着地图在上面勾画。
“你看,中医院车流量大,对面还有菜场,周边停满了车,但是稍走几步远的方舱停车场却比较空。”她和同一小组的委员们商议,在中医院门口设置收费停车场,与相邻的方舱停车场实现差异化收费,这样既能提高方舱的车位利用率,还能缓解医院和菜场之间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还有委员提出,将方舱门口的公厕拆除,既提升道路沿线形象,又能释放出5个停车位。
“政协委员找车位”活动把松阳城区范围划分为17个区块,共分17个小组,对应17个界别活动组,大家分头查找停车难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临近下午5时,经济界别的委员们刚好来到松阳县实验幼儿园门口路段。一如大家以往的印象,学校大门口的道路已经拥堵起来,私家车将路边停得满满当当,再看对面的收费停车场却空空荡荡。
“这个停车场建成那么多年了,怎么利用率还是这么低?”县政协委员孟文化随机“采访”了一位家长。
“进出停车场不方便,尤其遇上下雨天,我要一手撑伞一手抱孩子穿过马路,路上车子也多,费力又不安全。”
听到此话,委员们陷入了思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马上形成了几个方案:在收费停车场正对幼儿园的地方增设一个步行出口,以方便通行;与幼儿园紧邻的建设局围墙外有一处绿化地,至少可容纳十多辆私家车,建议改造成临时停车点……
听着委员们的讨论,周围的家长们纷纷点赞:“如果这些建议实现了,那我们以后可就方便了!”
松阳县目前常住人口24万,机动车保有量4.7万辆,其中汽车3.4万辆。城区范围内仅有停车位2340个,其中收费车位920个,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尤其学校、菜场、银行、茶叶市场等点位附近,停车问题一直是市民的一大“烦心事”。
多年来,在县政协全会上,委员们通过提案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为县委县政府有序解决城区“停车难、开车堵”民生难题献计出力。
这一次,县政协将履职舞台“搬”到了马路上。委员们根据地图索引,在各自区块范围内认真地边走边看边记录,还不时地用手机拍下停车乱象,同时积极寻找附近可利用的闲置空间。
“农贸市场入口两侧,店面房前的人行道约有8米宽,建议改建一批停车位。”“关清大酒店下首50米处,路边围墙内还有一块堆放杂物的空地,空间浪费了。”“第一中学附近没有规范的停车场所,建议在学校北侧围墙外的河道上搭建架空层,建设停车场。”……
“缓解交通拥堵,不仅要多建停车位,更要整治停车乱象。”“可通过收费杠杆,调节停车位的利用率。”“建设智能立体停车位,设置自动计时停车。”……除了找车位,委员们一路走一路看,还提出了很多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意见建议。
“此次活动是松阳县切实推动政协委员履职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的一次探索,是今年松阳政协‘同心向党·三味政协’工作内容之一。”县政协副主席潘力平表示,县政协将继续“走出去”“沉下去”,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凝聚强大合力、营造良好氛围。
“政协委员找车位”活动的意见建议汇总后,县政协将以建议案形式提交县政府,切实为解决群众停车烦心事出力。通讯员 朱少珍 本报记者 徐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