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路上,一个不能少
湖州九三持续帮扶特殊孩子
周月红 朱敏敏
联谊报讯 湖州市教育康复学校的书法教室里,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浙江省文澜书画院副院长胡迪权正在上课。课堂中,胡迪权常常走到孩子课桌旁手把手地教他们练习书法,现场偶尔响起的细微研墨声和纸张翻动声,让这堂课显得尤其安静。“坐在这里的都是聋哑孩子。”胡迪权平时工作特别忙,但湖州九三硕博服务团安排的每周两节志愿服务课,他再忙都要过来,“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高东介绍,今年,九三学社市委会与市残联、市教育康复学校积极对接,了解学校所需、结合自身所能,主动融入市残联“助残无障”共富班车,将市教育康复学校列为湖州九三硕博服务团助力共同富裕助学计划重要基地,积极探索拓展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助力共同富裕的方法途径。
今年5月,九三学社社员、湖州王一品斋笔庄第17代掌门人许剑锋抱着为这些特殊孩子就业找出路的初衷,提出了在市教育康复学校开展湖笔技艺制作培训。由此,“笔之道工作坊”应运而生。“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强,学书法也学制作技艺,这样对他们未来就业更有帮助!”“笔之道工作坊”的落成,也标志着硕博服务团结对服务市教育康复学校助学计划正式启动。
近日,在市教育康复学校的蚕茧丝织园内,蚕宝宝结成的彩色蚕茧让孩子们喜出望外。“彩色茧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效益较普通蚕茧更高。”九三学社市农业支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彩色蚕种全部由九三学社社员无偿捐赠,大家还为孩子们提供养蚕技能培训,同心同力打造“彩色致富丝路”。
“积极帮助聋哑孩子及其家庭点燃富起来的希望、增强富起来的信心、找到富起来的通道,是我们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高东表示,九三学社市委会将与市教育康复学校一起,围绕安学乐业无障碍、文体活动无障碍等目标,依托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在心理问题干预、书法进校园、湖笔制作教学及联合打造蚕茧丝织园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特殊群体量身定制精准服务,帮助孩子们学到真本领,用爱照亮共富路。
通讯员 周月红 本报记者 朱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