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来人才立住脚留下心扎下根
长兴政协“民生议事堂”里温情满满
朱敏敏 吴佳菁
联谊报讯 最近,长兴县政协委员、博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兵有点愁。前段时间他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由于就学资格、生活条件等原因,辖区内多数务工人员子女留在老家。
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用工稳定的主要因素。如何破解困局?近日,一场围绕“加大学前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营造开发区引工留工良好氛围提升软实力”主题的基层协商活动,在位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大厦的“民生议事堂”内火热展开。
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浙、皖、苏三省交界处,于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共有3所公办幼儿园、6所社会资金创办幼儿园。近年来,辖区学前教育的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也不断加强。但随着开发区的迅速发展,学前教育资源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企业年终离岗流失人员约在15%~2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30%以上。”县政协委员、太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昊率先发言,亮出了自己的一组调研数据。他坦言,开发区在生活服务配套上没有完全实现同城化、市民化,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优质学校的需求和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工人流动、流失较多。
“目前公办学校数量有限,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园难度大,选择民办学校又不得不面临昂贵学费的压力。政府可否出台相关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给予一定补贴。”县政协委员、红旗仪表(长兴)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春龙紧接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可以通过县内优质公办园与辖区民办园的结对,让民办园在互动交流中享受优质资源。”县政协委员、长兴七小副校长卢文燕感慨,“吾心安处即是家。孩子有了好的教育归宿,外来人才才会安心留下。”
对此,秦兵也深有同感,他补充道:“希望幼儿园结合企业员工上下班时间和实际需求,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早送晚接、寒暑假托管等服务,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从需求端开展一次摸底,对入园压力大的区域适当扩建园区。”“建议优化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让开发区学前教育更具特色、活力和温度。”“抓好安全办园也是重中之重。”……协商现场,开发区、辖区街道委员履职小组的政协委员和企业、群众代表等争先恐后发言。
“大家的意见建议我都一一记下来了,回去后将认真梳理,抓紧落实。”县教育局局长钦国强回应,将整合多方力量,不断提升开发区学前教育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帮助开发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他们真正立住脚、留住心、扎下根,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朱敏敏
通讯员 吴佳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