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登“堂”入“室”助力“两个先行”

拱墅“三位一体”全覆盖

  联谊报讯  “红茶议事会”“和睦议事港”“米市协商铃”“文晖和茶馆”“潮邻议事厅”……各具特色的协商平台在杭州大运河畔串珠成链。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正在成为拱墅百姓生活的新常态。

  为切实打造“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日前,杭州市拱墅区政协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为“三位一体”“大运河·委员工作室”“大运河·协商驿站”授牌,推动委员登“堂”(民生议事堂)入“室”(委员工作室),同心助力“两个先行”。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拱墅区“民生议事堂”建设情况专题视频,天水街道、文晖街道、小河街道、和睦社区相关负责人和省政协委员兰兰、区政协委员张锷作交流发言。会上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运河之星“民生议事堂”建设开展星级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试行)》。

  今年以来, 拱墅区政协在建成18个百姓家门口的运河之星“民生议事堂”基础上,大力推进委员工作室和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建设,充分发挥“三位一体”“1+1+1>3”作用,积极组织委员登“堂”入“室”,深入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小河街道为扩大群众参与面,将“三位一体”履职平台“搬”到线上,搭建“红茶议事会”轻应用场景,实现“科技支撑+民主协商”,协商议题产生来源于“民意热度”,议事员由系统匹配推荐,线上线下均可参与议事,议事后有“跟踪评价”,从议事前、中、后三个维度形成环环相扣的闭环,助力破解“双减”背景下优化校外教育服务供给、广兴新村停车难、塘河新村老旧小区改造等治理难题400余项。

  潮鸣街道引导委员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邀请委员工作室专业委员、电梯技术及房屋结构专家、居民代表面对面协商,助力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25台,让千余位高龄老人“幸福升级”。

  和睦街道以平台建设为载体,组织居民群众深入进行讨论,协商通过《和睦新村保笼拆除规范办法》,2021年助力拆除老旧小区保笼6219个,居民满意率达99%以上。

  在4·19疫情期间,半山街道通过“三位一体”平台,邀请社区、居民、志愿者代表协商建言,提出“动员‘全员+常态’核酸应测尽测”“严防死守‘大门+小门’”等意见建议,助力同心战“疫”。

  朝晖街道“三位一体”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集合政协委员、居民议事会成员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和参与朝晖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大花园建设等议事协商活动,推动解决了如“三不管”地带公共部位维修、朝晖九区21幢积水问题等民生难事。

  ……

  目前,拱墅区18个街道“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覆盖率达100%,174个社区“大运河·协商驿站”建设覆盖率达100%。“大运河·协商驿站”以党建为统领,以产业为依托,已覆盖金融文化、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电竞文娱、新能源新材料五大重点产业,下一步还将建到基层网格、楼宇街区,逐步实现网格化全覆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区政协主席杨国琴表示,要准确把握建设“三位一体”平台的定位,突出党的领导、把牢创建方向,突出扩面增量、实现全网格覆盖,突出开放共享、一体融合推进,突出数字赋能、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突出工作实效、发挥凝心聚力作用。加强联动,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注重培训,探索创新,争先创优,奋力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丁施昊 商瑜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