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的农户们都说:
“‘民生议事堂’管用,枇杷不愁销了!”
荣中华 金露茜 何于盛
联谊报讯 “来买枇杷的人很多,生意挺好。自从新的‘枇杷一条街’开张以来,我每天都来,已经卖了2500多公斤。”衢州市衢江区周家乡种植户潘金良高兴地说。“枇杷一条街”全新亮相,广大枇杷种植户笑容洋溢的背后,离不开衢江政协“民生议事堂”的有力助推。
衢江现有枇杷种植面积4500多亩,年产量约3600吨、年产值约6800万元,枇杷已成为当地1900多户农人的“致富果”。今年,衢江枇杷大丰收,但受疫情影响和采摘期短等因素制约,枇杷销路成了难题。
衢江区政协了解情况后,马上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销售及物流企业代表等前往杜泽、莲花、周家等枇杷产量重点乡镇,详细了解枇杷种植和销售运输情况,并围绕“念好枇杷经 走好共富路”举行“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活动。
“产量挺高,可缺少销售渠道,很烦恼。”作为枇杷种植户代表,杜泽镇宝山村村民徐雪忠道出了广大农户的心声:“大伙没地方卖枇杷,非常希望能重新建设‘枇杷一条街’……”
杜泽镇统战委员程立康和周家乡党委副书记蓝懿两位委员介绍,杜泽、周家两地的枇杷以散户种植为主,往年位于太真路的“枇杷一条街”是许多农户销售枇杷的首选地,但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及道路施工需要,“枇杷摊”被叫停了。
这场“民生议事堂”活动后,杜泽镇、周家乡和柯城区信安街道办事处、柯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积极采纳相关建议,深入调研。前不久,好消息传来——在紫荆西路与新安路十字路口东南角设置“枇杷一条街”,长度近50米,配有安全围挡,对进出“枇杷自产自销有礼规范点”的人员进行疫情防控测温验码……
此外,在斗潭菜场和书院菜场,还设有上百个自产自销摊位,向农户免费开放。
清润枇杷基地里种有150亩白枇杷,往年,基地里的白枇杷陆续成熟后,每天都有来自杭州、金华等地的客商前来收购,但今年的客商流量大幅减少。
“这些甜蜜蜜的白枇杷可不能就这样烂在树上……”活动前,莲花镇清润枇杷基地负责人吴志庭心事重重地步入“民生议事堂”活动现场;活动后,他喜笑颜开地走出会场。“‘民生议事堂’很管用,妙计已有,枇杷销售不用愁了!”
吴志庭口中的“妙计”就是衢江区经信局、莲花镇与电商企业协调对接,相关企业表示将通过“团长带货+线上预订”、设置帮扶专区等方式进行枇杷销售,助农纾困。
“短短5天时间,我就卖了2500多公斤白枇杷!感谢‘民生议事堂’……”吴志庭由衷地说。
“我们还和顺丰等物流企业沟通,进一步帮助枇杷种植户解决物流不畅的问题。”区政协委员、莲花镇统战委员叶秀明介绍,有1000多单白枇杷就是通过顺丰冷链送达客户手中。
在推动枇杷“走”出去的同时,衢江区文广旅体局、供销社、传媒集团、农投集团等部门单位又动足脑筋,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主动把客人“请”进来,促进枇杷销售“扩圈”,助解农户燃眉之急。
近来,区政协委员、区农投集团副总经理余鸿菱在抖音、微信朋友圈转发最多的是关于“来衢江采摘枇杷”的内容。半个月的时间,区农投集团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户销售枇杷5000多公斤。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各方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已推动衢江农户销售枇杷10多万公斤。
区政协副主席罗诚剑表示,区政协将进一步挖掘发挥“民生议事堂”等平台载体的优势作用,拓宽建言资政渠道,为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荣中华 金露茜
本报记者 何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