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桑梓
古保祥
□古保祥
我总觉得风从故乡来。
风或松或紧,或柔软或莽撞,我总能够闻见故乡的气息,总可以感受到麦苗的馨香,我穿越了风,看见祖母的坟前早已经荒草萋萋。
我觉得城市的风与家乡的风截然不同,城里的风有味道,酸甜苦辣咸,家乡的风清淡,像一杯茶;城里的风总是有一股铜臭的气息,而家乡的风柔软,与钱毫无关联。
从小我便非常喜欢关于风的古诗,所以,我崇拜过刘邦,觉得他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中找到了一统华夏的信念;喜欢孟浩然,“夜来风雨声”是一种难于超越的意境;更喜欢崔护先生,“桃花依旧笑春风”,使孩子们对爱情有了一种初始的朦胧情愫。
乡下的风,总能以凌厉的姿态决定着世间万物,它一用力,所有的庄稼便会遭殃,豕突狼奔、鸡飞狗跳。
我常常在某个雨季来临前,坐在老屋的檐下看风光临人间。
花最感性了,刚开的花朵悄悄收拢;鸡最会自保了,它们赶紧关门落锁;蚂蚁们勤劳忙碌,拼命地挪动着娇小的身躯。而风中,最为劳碌的是天下的母亲们,她们通常在这个时候,在小巷中认真地叫着自己的儿女回家;或者在晾晒场上与风比赛,她们要在雨季来临前做好秋收冬藏。
我曾经做过风的日记,数着哪一天没有风。可是,我却失望了,一年365日,日日有风,微风、暖风、热风、冷风、狂风、暴风、飓风,风以不同的形态绽放着自己的天赋才华,倘若真有一天,大好的晴日,阳光炙烤着苍生,你以为没有风了,一直失望到下午,可是,上学要迟到了,我飞奔着前往,却发现,袖底有风,脚下生风,我才发现,风也可以制造,就像幸福快乐一样,通常需要人的主观努力来争取,那些凭空捏造的理想只能是镜花水月。
我发现风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恩赐。
风传播着美好的讯息,风来到田间,告诉所有的生灵们,春天来了,日子暖了,岁月苏醒了,年迈的老人们不再困在屋里熬冬,他们站在阳光里,谈论着世事无常。
风将种子带到乡下每一个角落里,不知名的草儿生命力最为顽强,不用人的侍候,它们锦衣夜行。
风将花粉撒往人间,个个植物们竞相生长,拔节、授粉、灌浆,它们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不比我们人类差。
植物通常比人类和动物更早发现风的到来,躲在泥土里的蓑草们,打了个盹儿,一滚便是一望无垠的绿色;菜园里也热闹起来,母亲去年入冬时种下的芫荽,本来已经对冬天失去了信心,它们躲在雪中早已经奄奄一息,但风来了,它们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香菜,于是,执着地涅槃重生,像人一样,劈荆斩棘,于是香气四溢,唇齿留香。
无论身在何方,总会将世间万物与故乡风物比较一番,乡风纯朴,有了风土,才有人情,世风并没有日下,我们缺少的,却是一种风雨无阻的勇气与力量。风能够快速地将思念送达人间,风的速度不比网络慢,它们环保、节能,且永生。
风从桑梓来,风中有思念的家人,他们已年迈,却执着地守护着桑梓家园。
在乡下,我们每个人都奔跑在风里,活在风里,奋斗在风里。
我们一辈子都是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