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特刊

文章导航

委员晒作业

  2020年,省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瞬间,交出了一份份高分作业。本报记者特采访其中四位。

  兰兰:我为祖国唱畲歌

  省政协委员、省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杭州同心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理事长

  这张照片摄于2020年的12月,身穿红衣的孩子们是千岛湖淡竹(畲族)小学的学生,我是他们的畲语老师。那天,我刚到校门口,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他们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和惊喜,这是我再辛苦也要坚持教孩子们唱畲歌的最大动力!

  千岛湖淡竹(畲族)小学是淳安县唯一的少数民族学校。我初到淡竹小学时,发现孩子们虽是畲族人却不会说畲语唱畲歌,这让我十分痛心。畲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孩子们听不懂畲歌,畲族的根就断了。

  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我作为畲歌非遗传承人和政协委员的双重责任和义务。感动于我对畲族文化的热爱,学校便聘请我为淡竹小学畲族山歌的公益导师。虽然家住杭州城区,但无论多忙,我都会准时驱车前往学校,能够带着孩子们一起了解畲族文化的机会来之不易。每堂课,我都尽全力教学示范,引导孩子们说畲语、唱畲歌,让大家都能有所收获。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听着一声声畲语畲歌,我感受到传承的力量和意义。

  传承路漫漫,为什么会畲语懂畲歌的人越来越少?在不断探索中,我发现创新是让畲语“破圈”的重要方式。过去一年里,我不断努力创新,让畲歌的声音传得越来越远,把同心圆画得越来越大。

  “巾帼幽兰绽风采,凤凰飞飞迎凯旋,众志成城缚苍龙,中华儿女香满园,香满园……”在这特殊的一年里,我和我的姑妈——畲族民歌非遗传承人兰秀莲共同创作了一首全国首创畲歌战疫歌曲《凤凰飞飞望春回》致敬逆行英雄。2月初,当MV在“浙江政协同心苑”首发后,马上得到了新华社、中新网、浙江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真正实现了“破圈”,也让我更加坚定地在畲歌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深耕。我没想到的是,畲歌更大的“破圈”就在一个月后。

  每年三月三是畲族人的“春节”,但去年因为疫情无法线下相聚。许多人希望我能帮助大家把聚会办起来。作为杭州同心少数民族政协委员会客厅的牵头委员,我以会客厅为依托,与景宁畲乡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委员雷洁畅携手全省7家畲族相关单位,全国首创通过微视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畲歌会”。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有13800多人次观看了歌会直播,观众们纷纷为自己喜爱的歌手打Call。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了解畲族文化,去年省两会上我提交了《关于推进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提案》,建议在畲族县、乡(镇)建立畲族传统文化综合性传习基地。经过这一年的沟通协调,传习基地的建设即将完工,我希望更多人通过学习来了解少数民族歌曲,让民族文化根植基层沃土。

  为战疫英雄唱畲歌,我致敬逆行的勇气;云歌会上唱畲歌,我欣喜中华儿女香满园;为孩子们唱畲歌,我展望民族传承光明的未来。孩子们温暖的拥抱是我坚定前行的动力,我为祖国的未来唱畲歌,为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唱响好声音。

  本报记者 蒋蕊瑶 整理

  秦旺仁增:有困难,找秦旺

  省政协委员、浙江润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张照片摄于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公司复工复产并生产口罩,我充当各个工种,这是在搬运生产口罩的重要原材料熔喷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马上向黄岩区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通过自身渠道,开始了解生产口罩的相关事宜。在得知台州有一家企业生产口罩机后,我马上订购了两套机器,并跟3名技术人员一起驻留厂家多日,全面学习设备组装操作,以保障设备到厂后能熟练使用,保质保量生产。凌晨3点睡、6点醒,成为那些天的常态。随后,我又联系全国各地的供货商,争分夺秒订购原材料,全力筹备生产线。

  现在回想起来,起初我也感到很害怕,即使带着口罩,每走一步也是心惊胆战。但当我看到一线医护人员“逆行者”的背影时,便受到了很大鼓舞,一线防疫战士们不能倒下,我更加坚定了生产防疫物资的信念。

  3月9日凌晨3点,第一台口罩切片机送达,全厂人员都兴奋不已,经过不眠不休的调试,润兰口罩成功下线。3月10日晚间,另一台设备也成功运抵。看着口罩面体一个个成形下线,我终于放下悬着已久的心。我们公司成为黄岩区首批规模化量产口罩的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交付给区委区政府调配,成为政府免费发放口罩给市民的第一供应商。

  4月初,公司取得省药监局签发的医用口罩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并进入国家药监局白名单和商务部白名单,在供应国内口罩的同时,又积极出口口罩,为世界抗疫作出贡献。6月初,公司投入600万元建造的3000平方米10万级净化车间和无菌实验室通过第三方验收,完成了医疗器械生产全要求。新投资的三条普通口罩生产线和一条超级生产线也正常投产,口罩日产量达150万只。后来,我又陆续向台州的医院、学校和我的家乡云南香格里拉捐款捐赠口罩。

  作为少数民族一员,我深切体会到少数民族同胞独在异乡的艰辛和不易,深知当地政府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心和重视。2019年,由我牵头的台州少数民族政协委员会客厅开张迎客。通过委员会客厅这个平台,我努力成为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员、民族团结进步的服务员,使会客厅真正成为凝聚共识的能量场。 

  本报记者 周大彬 整理

  陈淑芳:让小白鹅成为“金凤凰”

  省政协委员、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

  去年6月底,我带领技术人员辗转2500公里,来到吉林延边龙井市老头沟镇查看浙东大白鹅种鹅养殖基地建设情况,并对农户做养殖指导。

  2020年7月2日,我从延边飞抵宁波,回到家时已经夜色深沉。这是我第四次去延边,为的还是那边的一群白鹅。

  象山县是浙东白鹅的主产区之一,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龙井市是象山的对口帮扶地区,白鹅养殖是象山与龙井的对口援建项目之一,采用基地加农户养殖的方式带动脱贫。在宁波驻延边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项目首批落地龙井市老头沟镇。

  我第一次到延边是利用年休假自费去的,当时主要是护送免费提供的鹅苗。一到那里,我就忙着向养殖户传授经验、检查养殖环境,帮助他们解决了室内甲醛、温度调控、圈养密度等一系列问题。

  3年来,象山白鹅在东北地区的反季节繁殖工作不断推进。首批运过去的500羽鹅苗试养成功后,第二年我们又运去了6000羽鹅苗,2020年第一批就运过去8000羽,每一次我都充当“伴娘”,护送鹅苗“远嫁”,并手把手为当地贫困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

  去年,有养殖户向我们反映不少大白鹅患上痛风病,此前在象山本地养殖大白鹅从未发现这一病症,后经我们双方几十次的“线上+线下”诊疗,发现病因在于饲料里蛋白质含量过高,这才对症下药解决了难题。因为气候适合、饲料充足、技术支持、销售无忧,延边当地的困难户慢慢开始受惠于这个重在造血的扶贫项目。

  乡村振兴要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多年来,我始终牢记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走基层、访农户,努力用小白鹅为贫困家庭带去大希望。

  2020年省两会期间,我看到来自嵊州的省政协委员赵洪带了一袋鸭稻米参会,他告诉我,嵊州农户种粮以单季稻为主,如果能在稻田里养鹅,既可以肥田、减少肥料成本,又可以增加农户收入。他是种植技术专家,我则擅长白鹅养殖,于是我们俩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在双方共同努力下,3月上旬,10000只象山鹅苗“喜嫁”嵊州。

  仙居振兴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此前,我曾向台州市机关下派振兴村指导员兼第一书记张新建建议,引进象山大白鹅产业,帮助农村低收入家庭尽快找到致富之路。项目落地并非一帆风顺,选好养殖场地后,我们又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3月25日,仙居江腾大白鹅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8000羽浙东白鹅“白娘子”落户振兴村,全部建成后饲养规模将达2万羽。今后每年,这批“白娘子”预计可“生儿育女”40万羽苗鹅,成为带动更多低收入家庭走向小康的“希望之鹅”。

  一只只白鹅就是贫困户们富起来的“金凤凰”。 身处新时代,我将继续发挥农业界委员专长,把论文写在田间栏舍,用劳模精神积极带动身边人,为在现代化新征程中续写浙江“三农”工作走在前列新篇章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丹丹

  通讯员 张庆庆 整理

  倪礼敏:为了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

  省政协委员、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综合科科长

  这张照片是我在残疾人之家政协委员会客厅里,被同事拍下的。照片中的我,正握着残疾人朋友制作的塑料小摆件,脑海中则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去年疫情期间,残疾人朋友们的就业创业和残疾人服务机构经营等遇到了较大困难:不少居家残疾人因托养机构暂停营业带来生活不便,一些残疾人朋友生产加工的农产品滞销,部分盲人按摩机构经营压力增大……

  省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作为残疾人之家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委员,我握着残疾人朋友制作的塑料小摆件,思考如何通过会客厅这个平台,汇聚更多良策、解决更多问题。

  说干就干。我立刻和会客厅其他成员沟通,并迅速确定在会客厅原先工作安排的基础上,增加一场活动,主题定为“如何加强政策和服务保障,更好助推残疾人就业创业”。

  残疾人富女士在茶艺方面有一技之长,由于疫情影响,她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度迷茫。听说会客厅要开展主题活动,富女士主动提出参加。在4月15日的这场活动中,她深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并希望在个人创业和再教育方面能获得更多帮助。

  活动现场,一位企业家当场表态,可以为富女士创业提供支持。活动后,会客厅第一时间联系对接,为富女士安排落实了一位专业老师,帮助她进行再教育、再培训,进一步提升其茶艺水平。

  这场活动,我们开展及时、选题精准,以务实有效的方式方法为残疾人朋友解决迫切问题。每每回想起富女士向委员会客厅表达谢意的情景,我都特别感动,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个故事是我们会客厅2020年的其中一幕。这一年,我们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助残服务设施建设等举办了9场会客厅主题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和残疾人朋友的距离,扩大了会客厅的影响力,凝聚了更多的共识和力量。新的一年,我将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切实发挥好牵头委员的作用,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助推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

  本报记者 何于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