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动能

德清政协集智聚力

  联谊报讯  青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日前,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代表齐聚德清莫干山下,围绕“青年入乡 双向奔赴”集智聚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动能。

  青年入乡干些啥?会上,青年农创客和新农人分享经验、交流感悟:95后青创农场主俞诗凡留学归来后赤脚下田,在莫干山高峰村创立青创农场,当起了新农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90后姚荪芳回到家乡,将父亲10多年前建起的老宅改造成主题民宿“弥宫”;80后乡村创客沈琦扎根农村10余年,通过农村电商、订单农业、体验式休闲旅游等新模式,带动1000多名农户年增收超百万元;“海归”95后杨涛打造新中式茶馆——山庾茶肆,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茶文化……

  在为年轻人点赞鼓劲的同时,委员们就当前存在的短板和困难积极建言支招。

  省政协委员闻学勤呼吁,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的政策扶持,与企业共建人才产业学院,推动更多乡村青创成果落地。

  湖州市政协委员、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沈娟群建议,构建“政策支持+平台支撑+服务保障+生态优化+人才培养”的全链条体系,有序引导青年入乡发展。

  德清县政协委员、加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广提出,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为牵引,加快莫干山青创项目招引,更好推动青年入乡。

  “下一步将纵深推进新农人培育行动,推进乡村人才培育要素整合、体系迭代、效能提升,吸引更多青年入乡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应金岳回应。

  省人力社保厅、共青团湖州市委、湖州市人力社保局、德清县文广旅体局等部门也积极回应。

  “青年入乡是一场彼此成就的双向奔赴。”县政协主席陈亦平表示,将认真梳理意见建议,持续推动青年和乡村双向奔赴,为德清青创新城建设聚智聚力,让青年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本报记者  朱敏敏  通讯员  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