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护航企业“出海”行稳致远
湖州政协送来“及时雨”
联谊报讯 一个不靠海的城市何以成为“港口”?作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湖州凭借多式联运内河枢纽港集聚优势,集装箱吞吐量屡屡刷新纪录,外贸企业出海步伐越走越快。
一艘艘货轮的通江达海,牵动着政协人的心。近日,湖州市政协举行“优品出海,法护远航”同心善治·出海企业法律服务协商活动。80多位政协委员与法律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合力护航出海企业行稳致远。
“企业出海步伐加快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湖州法律服务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委员、北京隆安(湖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桂珠一直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相关问题,“希望此次活动为企业远航之路注入破浪的勇气、添加合规的底气!”
“企业出海前需建立合规‘体检’机制,动态评估目标国法律环境。”“跨境纠纷解决应善用国际仲裁,同时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政府部门可搭建‘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整合政策解读、风险预警等功能。”……5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详细解读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规法律服务等方面政策,并结合实际案例,为企业提出市场开拓、风险规避等意见建议。
“这场法律服务协商会如‘及时雨’,为本地外贸企业送来了‘护航锦囊’!”德清县政协委员、剑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经理马红梅呼吁企业“抱团出海”:“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单打独斗难以应对系统性风险,必须凝聚各方合力,化被动为主动。”
德清县政协委员、依蕾毛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祎蕾会前就纺织行业出海拓市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搜集企业关心的法律问题,“回去后我可以一一为大家解答了。”她获得感满满地说。
互动环节,企业代表就海外仓储法律风险、数据跨境流动合规等问题争相提问,律师专家细致解答,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现场气氛热烈。
“同心善治”是湖州市政协创新打造的履职品牌,围绕发展大局、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协商议事,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自去年4月创设至今,共举办10余场活动,提出意见建议100多条。
市政协副主席施会龙表示,将继续聚焦企业跨境发展的法律痛点,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搭建政企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持续跟踪协商成果转化,为出海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法律服务,凝聚更广泛的护航合力,助力湖州企业“走得出、走得稳、走得好”。
本报记者 朱敏敏
通讯员 包玉院 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