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源 聚人才 当智囊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政协委员会客厅持续发力

  联谊报讯  日前,绍兴首个具备晶圆级后道处理、晶圆切割分片、芯片光性能测试、耦合封装等工艺能力的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中心在越城区组建完成,做到了“测试合格即可量产”。

  这一成果背后,有着绍兴集成电路产业政协委员会客厅的深度参与。2023年以来,会客厅组织前期论证4次,形成市场调研报告5篇,参与中心设备采购等工作,并根据长电集成、中科通讯等目标客户需求,持续推动先进封装测试中心的组建与推广。

  这是绍兴集成电路产业政协委员会客厅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建设“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经过不断建链、强链、补链,目前绍兴已基本实现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模拟芯片和功率器件制造国内领先。

  产业发展需要人才,会客厅汇聚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研发、设计等全产业链尖端人才,包括绍兴市政协委员、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奇,越城区政协委员、绍兴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鸿龙,越城区政协委员、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车录锋等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形成封装、测试领域的强大“智囊团”,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2023年10月,越城区“全省先进微纳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申报,会客厅成员纷纷提供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支持,助其上榜2023年第二批全省重点实验室,填补了越城多年来在该领域的空白。  

  “很多项目刚开始并不成熟,正是通过一场场头脑风暴以及资源汇聚,才最终落地。”车录锋说,会客厅注重发挥团队优势,从项目筛选到产品论证再到成果转化,大大提高了项目推进效率。

  在针对单个项目研讨分析之外,会客厅还时常围绕集成电路市场趋势、产业布局、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等交流互动,精准把脉产业发展痛点。2024年,会客厅牵头委员王鸿龙领衔提交《关于探索建立绍兴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议》,助力相关工作开展。

  王鸿龙表示,2025年,会客厅将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基础,集聚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其与医疗器械、低空经济等产业的技术借鉴、市场渗透、管理融合、服务结合,促进纵向上下游企业整合,横向关联企业合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郭舒韵

  通讯员 严立明 牛慷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