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老一小”更幸福

龙游政协奔走忙成果多

  联谊报讯  仲冬时节,龙游县社阳乡金龙村幸福食堂里暖意融融。“菜品很多,也很新鲜,一荤一素才3块钱,好吃又便宜,食堂开在村里,对我们老人可是一件大好事呀!”85岁的村民张大爷笑着说。

  金龙村有常住人口29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逾50%,由于子女大多在外打拼,老人就餐难问题成为村里的焦点。

  群众有需求,政协有行动。社阳乡委员履职小组把“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议题带到了民生议事堂。

  “可采取政府补助一点、村集体投入一点、老人支付一点的方式运营。”“定制健康食谱,让老年人吃得饱、吃得好。”“发动‘红扁担’志愿服务队力量,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外卖式助餐服务。”……协商会后,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得到县民政局等部门单位积极吸收采纳,居家养老食堂改造项目很快落地。

  厚植为民情,履职奔走忙。县政协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扎实为民办实事,聚焦“一老一小”广开言路“说事”、紧扣重点“议事”、握指成拳“办事”,切实守护“朝夕美好”。

  “你看,这个餐桌有专门的镂空设计,方便老年人抓握。”近日,县政协委员、“老少之家”委员工作室召集人张旖又来到龙洲街道幸福里社区华西园小区居民王大爷家中,了解居家适老化改造推进情况。

  “灶台改造过了,比普通灶台要低,厨房和卫生间里还装了一键报警器……”言语间,王大爷满是喜悦。群众笑脸的背后,离不开政协力量的持续助推。

  “申请适老化改造补贴,有什么条件吗?”“自己找装修队或装修公司,可以享受补贴吗?”……在日常走访调研中,张旖等委员了解到居民在适老化改造方面仍有不少疑惑和顾虑。

  聚焦群众关心关切,“老少之家”委员工作室把“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作为履职重点,积极推动“量体裁衣”式的适老化改造。根据调研情况,从畅通多向交流渠道、推广便捷化应用、提供“一户一案”改造方案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一条条暖心建议得到县民政局的重视采纳,截至目前,龙洲街道已完成100余处居家适老化改造,相关工作将持续推进,切实促进“养老”变“享老”。

  “我学到了好多知识,特别有趣。”“这里不仅有好玩的活动,还能认识许多新伙伴。”……今夏,龙洲街道河西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不时响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暑假前夕,紧扣助解孩子“看护难”问题,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政协委员、居民代表、近20家社区“家校社”共同体建设联建单位负责人齐聚龙洲街道,开展民生议事堂协商活动,为带娃那些事动脑筋、想对策,就“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场地联用”形成共识。

  经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社区爱心暑托班很快开班,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官方’带娃,高效靠谱。”

  今年以来,县政协紧扣群众反映最强烈、诉求最集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为民办实事”专题协商议事活动30多场,推动解决70余个民生问题。

  县政协主席吴剑锋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持续健全平台载体、丰富活动形式,进一步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推进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走深走实,以履职实效积极助解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讯员 李玲

  本报记者 何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