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强:让世界看见龙泉青瓷之美

  委员名片:

  李巧强,龙泉市政协委员,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市首席技师,龙泉“巧强瓷苑”负责人,浙江老字号龙泉“久通”青瓷第八代传人。

  □本报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吴向东

  龙泉青瓷是中国特色传统制瓷珍品,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是全球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

  让世界了解龙泉青瓷,感受非遗之美,是李巧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凭借匠心独运的技艺,在青瓷世界里默默耕耘的他,不仅是龙泉青瓷技艺的传承者,更是推动青瓷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创新者与实践者。

  出生于青瓷世家的李巧强,自幼在父亲工作的瓷厂里玩泥巴,对这门传统工艺有着深厚的热爱。在河北轻工业学校(现华北理工大学)陶瓷美术专业系统学习陶瓷艺术后,他进入龙泉艺术瓷厂,从事设计开发工作。

  对于李巧强来说,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设计上需要反复推敲,从泥坯到烧造完成的多层次复杂工序,每一步都要谨小慎微。他迅速提升专业技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2000年,拥有十年瓷龄的李巧强创办了个人青瓷工作室——巧强瓷苑。当时正是当代龙泉青瓷发展黄金期,他的工作室也办得有声有色。

  2003年,他去福建德化,接触到精美的德化瓷雕,深受震撼。他开始思考将龙泉的材料和烧制手法与瓷雕艺术相结合,通过瓷雕技法来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走出一条新路。

  龙泉窑瓷雕制作难度大、烧制成品率低,李巧强经过4年多的反复试验,终于将瓷雕技法融入龙泉窑的创作烧制中,一尊尊人物瓷雕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开辟了全新的龙泉窑瓷雕艺术。

  《九莲观音》《弥勒》《飞天系列》等龙泉窑瓷雕作品一经推出,就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

  李巧强是个爱“折腾”的艺人。

  瓷雕之后,他很快瞄上了瓷画;气窑烧了这么多年,又烧上了柴烧龙窑……每次,他都能带来惊喜和突破。

  2017年6月,“水墨流韵——中国书画家走进龙泉”作品展在龙泉展出。近20名中国著名书画家走进龙泉,与李巧强合作,在青瓷上书画龙泉之美。

  今年7月,龙泉大窑村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龙窑开窑仪式。一件件精致完美的龙窑作品,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大饱眼福,成为今年龙泉文旅融合的经典案例。

  今年6月,李巧强迎来了他艺术生涯的重要时刻——受邀参加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茶和天下·丝绸瓷韵茶花香——江南文化体验工作坊”活动,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龙泉青瓷文化。

  为了这次活动,李巧强精心准备了6件(套)个人代表作,希望通过作品展示、技艺演示和体验互动三个环节,让世界各地参观者在短时间内直观感受龙泉青瓷的魅力。

  优美的造型、如玉的釉色,活动当天,他的作品一亮相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赢得赞叹连连。高速旋转的坯体上,手中的刀如有神助,通过剐、刻、拉等技法,将千“线”万“点”划刻在坯体上,顷刻间,泥坯上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花纹……李巧强现场展示的跳刀、拉坯绝活,更让观众惊叹不已。

  藏巧于拙,强耕于瓷。李巧强外表淳朴,话也不多,但透过他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他的那份才情。在青瓷创作的沃土上,他的勤勉,让他收获了厚实的回报。

  目前,李巧强已有60余件作品在国内外各类评比、展览活动中获奖,10余件作品被知名(专业)博物馆收藏。继2016年《天宫乐女》被意大利米兰博物馆收藏之后,今年他的青瓷作品《富贵羊》在意大利米兰文化交流展中获得特别贡献奖,让龙泉青瓷在异国他乡赢得了声誉。

  作为政协委员,李巧强深知青瓷是龙泉的一张金名片,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以及协商发言等,不遗余力地为青瓷行业的发展鼓与呼。今年龙泉市政协全会期间,他再次提交提案,提出加大扶持青瓷行业初创青年的具体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采纳。李巧强还以瓷为媒,积极投身公益。近年来,他多次义拍作品,将所得款捐赠给长期帮扶的困难家庭和寒门学子。

  窑火共生,周而复始,每一窑瓷器都各具风采,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李巧强说,将以传统青瓷技艺为基础,不断探索,推陈出新,让千年窑火始终不灭,让更多人看见龙泉青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