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沃土
南湖政协支招建言
联谊报讯 嘉兴南湖区作为重要的产业平台,近年来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扶优扶强”专项行动,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3家,总量和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
如何巩固优势,厚植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沃土?今年,区政协成立“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课题组,深入企业园区、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并赴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学习借鉴。
在近日召开的常委会会议上,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共聚一堂,共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良策。
区政协委员、华荣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海滨建议,强化企业在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集中力量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区政协委员、河海中控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骏玮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认为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主导产业高度适配、双向共济原则,促进新技术、新要素和新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加强系统谋划,统筹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招引一批投资实力强、行业技术领先、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南湖高新区经发局副局长沈希霞提出,谋划布局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区域产业新地标。
区政协常委、恒杰生物制药股份公司副董事长王清荣建议,依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资源优势,培育未来产业新赛道。
“打造专精特新特色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区政协常委、中气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杰说。
嘉兴市政协委员、南湖区政协委员、迈兴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佳建议,强化产学研合作,培养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端技术人才,重点做好数控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人才培育工作,满足产业链协同创新需求。
区经信商务局作回应交流。副区长傅政霖表示,将积极研究采纳协商建议。
区政协主席章剑说,专精特新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要明确目标、补齐短板,完善保障、凝聚合力,持续厚植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沃土,创造优质发展环境。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优势,为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通讯员 赵罕金 周玉凤
本报记者 蒋蕊瑶